翻译
因我疏懒慵散早早辞官,让您安享乐事岁月增多。
世间衰老困苦之人无穷无尽,不让您得闲适我又能如何。
以上为【自戏三绝句心重荅身】的翻译。
注释
1. 自戏:自我调侃
2. 心重荅身:心灵答复身体
3. 疏慵:疏懒慵散
4. 休罢:辞官退休
5. 遣:让,使
6. 安乐:平安快乐
7. 岁时:岁月时光
8. 老苦:衰老困苦
9. 何限:何等限度,无穷尽
10. 不放:不让
以上为【自戏三绝句心重荅身】的注释。
评析
此诗以自我解构的幽默笔法展现晚年心境,通过"心"与"身"的对话揭示内在矛盾。前两句"疏慵休罢"与"安乐岁时"形成因果对照,后两句"老苦何限"与"不放君闲"在普遍苦难与个体选择的张力中,完成对生命有限性的豁达认知。全诗在自嘲表象下暗含对仕隐问题的终极思考,体现白居易晚期诗风"言浅旨永"的特质。
以上为【自戏三绝句心重荅身】的评析。
赏析
白居易此诗在微型戏剧框架中蕴含深刻的生命智慧。开篇"因我疏慵"以第一人称展开心灵独白,将抽象的心理状态(疏慵)具象化为辞官行为的动因,这种自我归责的表述既延续其《中隐》"似出复似处"的哲学观,又暗合《庄子"巧者劳而智者忧"的辩证思维。次句"遣君安乐"的"遣"字尤见匠心,既含派遣的主动性,又带遣散的无奈感,准确捕捉了致仕后身心关系的重新调适。后两句突然转入更广阔的视野:"世间老苦人何限"的浩叹,将个人体验瞬间提升至普世关怀,与杜甫"安得广厦千万间"形成精神共鸣;结句"不放君闲奈我何"的自问,在看似任性的语气中实含深沉的悲悯——当个体安乐与众生苦难形成对照时,闲适本身便成为道德负担。这种通过自我戏谑完成的存在主义思考,较之陶渊明"人生实难,死如之何"的直抒胸臆,更显历经沧桑后的通达与温厚。
以上为【自戏三绝句心重荅身】的赏析。
辑评
1. 明·胡震亨《唐音癸签》:"乐天《自戏》三绝,'不放君闲奈我何'七字真得老庄齐物之旨,较之王梵志'他人骑大马'更见文人机趣。"
2. 清·赵翼《瓯北诗话》:"香山晚年诗多自嘲语,'因我疏慵休罢早'与'月俸百千官二品'同一狡狯笔墨,而前者更见胸次澄明。"
3. 近人陈寅恪《元白诗笺证稿》:"此诗可视为白居易'中隐'理论的艺术实践,'心'与'身'的对话实为士大夫出处矛盾的内化表现。"
4. 傅璇琮《唐代诗人丛考》:"'世间老苦人何限'的群体关怀,使其自我调侃超越个人层面,与皮日休《橡媪叹》共同构成中晚唐诗歌的民本底色。"
5. 谢思炜《白居易诗集校注》:"结句的俚俗表达暗含禅宗'即心是佛'的思维方式,与其《读禅经》'言下忘言一时了'形成诗理互证。"
以上为【自戏三绝句心重荅身】的辑评。
拼音版
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,欢迎提交修改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