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启

汉族,江苏苏州人,元末明初著名诗人,在文学史上,与刘基、宋濂并称“明初诗文三大家”,又与杨基、张羽、徐贲被誉为“吴中四杰”,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“明初四杰”,又与王行等号“北郭十友”。字季迪,号槎轩,平江路(明改苏州府)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龙井老人称墨仙,有家近在荆溪边。
铁臼秋鸣竹屋雨,瓦篝春扫桐窗烟。


玄玉初成敢轻用,万里豹囊曾入贡。

妫蜼子,乃是轩辕之裔,虞鳏之孙。
混沌既死一万季,独抱大存,窃伏在草野,冥心究皇坟。


蚤逢三光五岳之气、乍分裂,天狼下地舐血流浑浑。

雪后西园韭初剪,流澌晚动春塘浅。


闭门有客抱深愁,久不题诗砚生藓。


风尘健儿夸得意,独坐寂寥谁所遣。

北风怒发浮云昏,积阴惨惨愁乾坤。


龙蛇蟠泥兽入穴,怪石冻裂生皴纹。


临沧观下飞雪满,横江渡口惊涛奔。

国家文治今百年,多士孰赉皆知天。
南宫坐试二三策,能使海内无遗贤。


院门晨开官烛烂,白袍鹄立人五千。

长松掀髯若群龙,下绕宫阙云千重。


凤凰山头望前殿,翠涛正涌金芙蓉。


海门日出潮初上,白鹤飞来近仙掌。

延秋门上乌啼霜,羯奴晓登天子床。
江头老臣泪暗滴,万乘西去关山长。


公卿相率作降虏,草间拜泣如群羊。

朝鲜儿发绿,初剪齐双眉。
芳筵夜出对歌舞,木绵裘软铜环垂。


轻身回旋细喉转,荡月摇花醉中见。

前年城西作冶游,柳条拂盖花迷舟。
笑看明月问狂客,我举太白君当浮。


去年城西复偶住,酒伴家家邀即去。

睢阳醉磨一斗墨,梦落荆南写秋色。


大阴垂雨尚淋漓,哀壑回风更萧瑟。


枫林思入烟雾清,湖水愁翻浪波白。

秋江水冷无人渡,群鸥忍饥愁日暮。


白头来往似渔翁,心思捕鱼江水中。


眼明见鱼深出水,复恐鱼惊隐芦苇。

去年春色近清明,万匝烟花夹晓城。


西苑相逢车马问,何人不是踏春行。


今年人迷去年道,风雨不来花自扫。

柱桐里中君始归,菜花满园黄蜂飞。


桔槔倚树长不用,江南雨多山土肥。


方畦独绕看新绿,晚食何须尚思肉。

石城山居梅万坞,冒雪曾来扣僧户。


烂然如见会群妃,白凤缤纷下瑶圃。


数片轻吹着鬓华,乍看是雪又疑花。

凿渠深,一十寻。
凿渠广,八十丈。
凿渠未苦莫嗟吁,黄河曾开千丈余。

燕雀各已乳,飞飞风日暄。


一径入桑苎,几家同灌园。


莫将当世事,闲与老翁言。

遥波霭微云,禽寒少相语。


君家在空阔,欲往迷洲渚。


纷纷树离雾,稍稍花滴雨。

入江水稍决,霜降未可涉。


颇闻往来人,出门即舟楫。


前飞惊鹭远,下饮垂猱倢。

俗驾不可到,有地岙中小。


回回别涧通,宛宛连岗绕。


人家陵谷暗,不见旭光晓。

清晖泛悠悠,东与班溪合。


菱叶间荷花,风来秋飒飒。


久行愁寂寞,忽有人烟杂。

危梁渡清濑,逶迤入前渚。


犬鸣树蒙茏,烟景暗虚聚。


雨中耕叟歌,月下归人语。

石洞篝火入,石室敷床居。


白云开层巅,上有丹霞书。


神仙不远人,但使粗秽除。

密筱覆埼岸,石穴黝而深。


居人负薪归,驻听风水音。


回看莲花峰,霭霭生夕阴。

山折水暂旋,山开水仍往。


东陂汇初成,秋色弥然广。


碧萝花茸茸,月映石壁上。

殿中初未仕,高节振衰谢。


读书在兹丘,萧然竹间舍。


王来有深言,留宿山水夜。

欲知溪流长,百转来越峤。


舟行安能极,岚路入斜照。


清景不足娱,昔人岂辞诏。

隆隆津鼓动,江火留余闪。


人家未起耕,近水寒扉掩。


船开凫鸭散,树吐烟霏敛。

久治乱所伏,国家失其防。


初如决洪流,拱手遍四方。


频年劳吁谟,欲补千百疮。

轻盈易飘泊,思逐春云乱。


已拂武昌门,还萦灞陵岸。


沙头雀啄堕,水面鱼吹散。

凝寒结重晕,逼曙零孤朵。


膏空逐漏水,焰在同炉火。


恋影未成眠,更就余光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