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玄风冠东户,内范轶西陵。


大川开宝匣,福地下金绳。


绣栭高可映,画栱叠相承。

扬镳历汴浦,回扈入梁墟。


汉藩文雅地,清尘暧有馀。


宾游多任侠,台苑盛簪裾。

倡楼对三道,吹台临九重。


笙随山上鹤,笛奏水中龙。


怨歌声易断,妙舞态难逢。

山泉好风日,城市厌嚣尘。


聊持一樽酒,共寻千里春。


馀光下幽桂,夕吹舞青蘋。

少小期黄石,晚年游赤松。


应成羽人去,何忽掩高封。


疏芜枕绝野,逦迤带斜峰。

鉴帷明欲敛,照槛色将晨。


可怜疏复密,隐映当窗人。


浮清带远吹,含光动细尘。

幽求遂古,逖听前闻。


鸿荒眇邈,篆策絪缊。


体国经野,为鸟为云。

京洛多妖艳,馀香爱物华。


俱临邓渠水,共采邺园花。


时摇五明扇,聊驻七香车。

长门与长信,忧思并难任。


洞房明月下,空庭绿草深。


怨歌裁洁素,能赋受黄金。

朔方烽火照甘泉,长安飞将出祁连。


犀渠玉剑良家子,白马金羁侠少年。


平明偃月屯右地,薄暮鱼丽逐左贤。

秋江见底清,越女复倾城。


方舟共采摘,最得可怜名。


落花流宝珥,微吹动香缨。

木落园林旷,庭虚风露寒。


北里清音绝,南陔芳草残。


远气犹标剑,浮云尚写冠。

黄鹤悲歌绝,椒花清颂馀。


埃凝写邻镜,网结和扉鱼。


银消风烛尽,珠灭夜轮虚。

禁园凝朔气,瑞雪掩晨曦。


花明栖凤阁,珠散影娥池。


飘素迎歌上,翻光向舞移。

玉关春色晚,金河路几千。


琴悲桂条上,笛怨柳花前。


雾掩临妆月,风惊入鬓蝉。

桂香尘处减,练影月前空。


定惑由关吏,徒嗟塞上翁。

湘渚韬灵迹,娥台静瑞音。


凤逐清箫远,鸾随幽镜沈。


霜处华芙落,风前银烛侵。

上路抵平津,后堂罗荐陈。


缔交开狎赏,丽席展芳辰。


密树风烟积,回塘荷芰新。

漠漠佳城幽,苍苍松槚暮。


鲁幕飘欲卷,宛驷悲还顾。


楚挽绕卢山,胡笳临武库。

步辇出披香,清歌临太液。


晓树流莺满,春堤芳草积。


风光翻露文,雪华上空碧。

上苑通平乐,神池迩建章。


楼台相掩映,城阙互相望。


缇油泛行幔,箫吹转浮梁。

启重帷,重帷照文杏。
翡翠藻轻花,流苏媚浮影。
瑶笙燕始归,金堂露初晞。

奕奕九成台,窈窕绝尘埃。


苍苍万年树,玲珑下冥雾。


池色摇晚空,岩花敛馀煦。

薰炉御史出神仙,云鞍羽盖下芝田。


红尘正起浮桥路,青楼遥敞御沟前。


倾城比态芳菲节,绝世相娇是六年。

入丛台,丛台裛春露。
滴沥间深红,参差散轻素。
妆蝶惊复聚,黄鹂飞且顾。

芳晨丽日桃花浦,珠帘翠帐凤凰楼。


蔡女菱歌移锦缆,燕姬春望上琼钩。


新妆漏影浮轻扇,冶袖飘香入浅流。

自余历端揆,缉熙恧时彦。


及尔陪帷幄,出纳先天眷。


高调发清音,缛藻流馀绚。

滔滔彼江汉,实为南国纪。


作牧求明德,若人应斯美。


高卧未褰帷,飞声已千里。

荏苒积岁时,契阔同游处。


阊阖既趋朝,承明还宴语。


上林陪羽猎,甘泉侍清曙。

汉阴政已成,岭表人犹蠹。


弹冠比方新,还珠总如故。


楚人结去思,越俗歌来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