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西风一夜剪芭蕉,倦眼经秋耐寂寥?


强把心情付浊醪。


读《离骚》。


愁似湘江日夜潮。

一夜清霜变鬓丝,怕愁刚把酒禁持。


玉人今夜相思不,想见频将翠枕移。



真个恨,未多时,也应香雪减些儿。

木落山高一夜霜,北风驱雁又离行。


无言每觉情怀好,不饮能令兴味长。



频聚散,试思量,为谁春草梦池塘。

寒夜灯前赖酒壶,与君相对兴犹孤。


忠州刺史应闲卧,江水猿声睡得无。

今岁秋阳晒人死,今宵秋月呼人起。
月光如水澡吾体,月色如霜冻吾髓。


老夫畏热如於菟,平生爱月如冰壶。

何人双赠水精瓶,梅花数枝瓶底生。
瘦枝尚带折痕在,隔瓶照见透骨明。


大枝开尽花如雪,小枝未开更清绝。

今古诗人爱月圆,未堪商略玉婵娟。


修眉半璧各自好,团镜磨镰俱可怜。


一夜一般新样出,几回几换为人妍。

火云散作郁金云,檐际移床偃病身。


古井石崖新汲水,花洲苔砌荡晴尘。


风才小动即停吹,竹自不凉那及人。

天公极意办元宵,顷刻挼云作雪飘。


茂苑长洲花剪玉,苏台香径砌成瑶。


千灯剩喜开红药,两鬓还惊插素标。

此生与物妄相仇,欲往长嫌苦见留。


浅濑何知向人恶,涨溪岂复为公流。


雨痕忽到工催客,风信初来转打头。

暗潮清涨蒲塘晚。
断云不隔东归眼。
堂上晚风凉。

暗树秋风摆叶鸣,桃枝竹簟冷逾清。


孤灯淡淡短亭客,半夜萧萧闻雨声。

金甲雕戈,记当日、辕门初立。
磨盾鼻、一挥千纸,龙蛇犹湿。
铁马晓嘶营壁冷,楼船夜渡风涛急。

弹得弦清,飘来笛脆,曲室诸郎歌管。
他乡风月佳无比,只是中年以后,心情顿懒。


遥忆故园妆阁上,镇玉臂、云鬟凄断。

代步仅一马,奄忽乏敝帷。


扶舆陟南山,幸有渊明儿。


树阴玩苔藓,稍读古板碑。

昼夜雨滂沱,平畴变海河。


地如随水去,天岂厌人多。


讨叛犹输粟,攻坚未掩戈。

夹湖枕一阁,梦寐荷花香。


水明自生夜,非月非曙光。


连林受风籁,迥若天琴张。

高峰半云雨,观棋坐一老。


楚天巫峡图,千古一画稿。


天阴赞公房,壁润龙麟好。

新秋送残暑,雨罢来清风。


湖天出净碧,尽为窗几供。


焚香展图画,往往名山逢。

云敛天高暑渐清,沈沈鱼钥夜三更。


侵衣雪色添秋冷,绕槛灯光混月明。


大漠径从沙碛度,双轮徐碾海波平。

三城细雨散春灯,半榻疏钟对好朋。


岐路恰逢青眼客,故山将返白头僧。


光摇冷幌风欺烛,响落层崖夜堕冰。

栏干一夜霜华重,梦坠寒烟。
鬓老秋蝉。
菡萏香残似去年。

矫首千寻古杏櫩,远林空处月钩纤。


龙蛇薮泽秋声起,牛女虚空夜气添。


满荡荷开从北看,危栏塔立向西瞻。

昨夜月色佳,孤坐不及赏。


深叹一岁中,此景无复两。


冒冷试出户,雾气方漭沆。

外舅实天迈,神采冰玉相。


明经擢巍科,气劘贾董场。


骅骝自超诣,鸾凤必高翔。

冬暖熙熙作午晴,红梅花下一壶倾。


衰年未夜先思睡,深闭柴门却月明。

众星撒沙烂欲堕,北斗西挂独分明。


征帆暗落水边驿,更柝静鸣江上城。


风低岸草露萤急,月出浦林沙鸟惊。

林塘澹清华,庭宇豁虚朗。


露井波澄辉,风林叶交响。


高言倡令德,孤吟振遐想。

几年词客凤城游,蓟北河山共倚楼。


清夜桂樽聊对月,明朝蓬鬓又惊秋。


风飘玉笛凄初断,天转银河倒欲流。

帘外西风旅雁过,语长残月挂庭柯。


酒酸未足钓诗兴,茶酽差堪敌睡魔。


此会敦盘哀乐半,故人生死别离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