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豪杰贵勋业,宗支神尧后。


平生白羽扇,郁结回我首。

入幕未展才,辛苦在道路。


回首一茫茫,风悲浮云去。

俊逸鲍参军,优游谢康乐。


豺虎正纵横,南行道弥恶。

空荒咆熊罴,摧残没藜莠。


平生江海心,其人骨已朽。

入幕旌旗动,挥翰绮绣扬。


烟雾蒙玉质,斯人今则亡。

壮士血相视,斯人已云亡。


哀哀失木狖,夜深经战场。

疾恶怀刚肠,世人皆欲杀。


魂魄犹正直,回首肝肺热。

文章日自负,去家死路傍。


高视见霸王,感子故意长。

痛愤寄所宣,四方服勇决。


壮士敛精魂,里巷犹呜咽。

追随三十载,艰难愧深情。


何处埋尔骨,呼号傍孤城。

行行见羁束,斯人独憔悴。


欲觉闻晨钟,青灯死分翳。

诗曰:


铁石禅机已点开,钱塘江上早心灰。


六和寺内月明夜,三竺山中归去来。


衲子心空圆寂去,将军功遂锦衣回。

诗曰:


手握貔貅号令新,睦州谈笑定妖尘。


全师大胜势无敌,背水调兵真有神。


殄灭渠魁如拉朽,解令伪国便称臣。

诗曰:


海上髡囚号宝光,解将左道恣猖狂。


从来邪法难归正,到底浮基易灭亡。


吴用良谋真妙算,花荣神箭世无双。

诗曰:


七里滩头鼓角声,乌龙岭下战尘生。


白旄黄钺横山路,虎旅狼兵遍歙城。


天助宋江扶社稷,故教邵俊显威灵。

诗曰:


黄钺南征自渡江,风飞雷厉过钱塘。


回观伍相江涛险,前望严陵道路长。


击楫宋江真祖逖,运筹吴用赛张良。

诗曰:


家本浔阳江上住,翻腾波浪几春秋。


江南地面收功绩,水浒天罡占一筹。


宁海郡中遥吊孝,太湖江上返渔舟。

诗曰:


不识存亡妄逞能,吉凶祸福并肩行。


只知武士戡离乱,未许将军见太平。


自课赤心无谄屈,岂知天道不昭明。

诗曰:


罡星杀曜奔江东,举足妖氛一扫空。


鞭指毗陵如拉朽,旗飘宁国似摧蓬。


一心直欲尊中国,众力那堪揖下风。

诗曰:


万里长江似建瓴,东归大海若雷鸣。


浮天雪浪人皆惧,动地烟波鬼亦惊。


竭力只因清国难,勤王端拟耀天兵。

话说当下宋江问降将胡俊,有何计策,去取东川、安德两处城池。
胡俊道:“东川城中守将,是小将的兄弟胡显。
小将蒙李将军不杀之恩,愿往东川招兄弟胡显来降。

起上章涒滩,尽昭阳大渊献,凡四年。


高祖武皇帝永初元年(庚申,公元四二零年)


春,正月,己亥,魏主还宫。


秦王炽磐立其子暮末为太子,仍领抚军大将军、都督中外诸军事,大赦,改元建弘。

起强圉大荒落,尽屠维协洽,凡三年。


安皇帝癸义熙十三年(丁巳,公元四一七年)


春,正月,甲戌朔,日有食之。


秦主泓朝会百官于前殿,以内外危迫,君臣相泣。

起旃蒙单阏,尽柔兆执徐,凡二年。


安皇帝壬义熙十一年(乙卯,公元四一五年)


春,正月,丙长,魏主嗣还平城。


太尉裕收司马休之次子文宝、兄子文祖,并赐死;发兵击之。

起重光大渊献,尽阏逢摄提格,凡四年。


安皇帝辛义熙七年(辛亥,公元四一一年)


春,正月,己未,刘裕还建康。


秦广平公弼有宠于秦王兴,为雍州刺史,镇安定。

起屠维作噩,尽上章阄茂,凡二年。


安皇帝庚义熙五年(己酉,公元四零九年)


春,正月,庚寅朔,南燕主超朝会群臣,叹太乐不备,议掠晋人以补伎。
领军将军韩讠卓曰:“先帝以旧京倾覆,戢翼三齐。

起旃蒙大荒落,尽著雍涒滩,凡四年。


安皇帝己义熙元年(乙巳,公元四零五年)


春,正月,南阳太守扶风鲁宗之起兵袭襄阳,桓蔚走江陵。
己丑,刘毅等诸军至马头。

起昭阳单阏,尽阏逢执徐,凡二年。


安皇帝戊元兴二年(癸卯,公元四零三年)


春,正月,卢循使司马徐道覆寇东阳;二月,辛丑,建武将军刘裕击破之。
道覆,循之姊夫也。

起重光赤奋若,尽玄黓摄提格,凡二年。


安皇帝丁隆安五年(辛丑,公元四零一年)


春,正月,武威王利鹿孤欲称帝,群臣皆劝之。
安国将军鍮勿仑曰:“吾国自上世以来,被发左衽,无冠带之饰,逐水草迁徙,无城郭室庐,故能雄视沙漠,抗衡中夏。

起屠维大渊献,尽上章困敦,凡二年。


安皇帝丙隆安三年(己亥,公元三三九年)


春,正月,辛酉,大赦。


戊辰,燕昌黎尹留忠谋反,诛,事连尚书令东阳公根、尚书段成,皆坐死;遣中卫将军卫双就诛忠弟幽州刺史志于凡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