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掌纶知是忝,剖竹信为荣。


才薄官仍重,恩深责尚轻。


昔徵从典午,今出自承明。

莺,能语,多情。
春将半,天欲明。
始逢南陌,复集东城。

公乎真爱山,看山旦连夕。


犹嫌山在眼,不得着脚历。


枉语山中人,丐我涧侧石。

鼓声阗阗众戏屯,百仞太华临端门。


端门两廊多结彩,公卿士女争来奔。


接板连帘坐珠翠,帘疏不隔夭妍存。

江湖少菰米,京洛足风尘。


生命主穷鬼,赠诗多贵人。


芒鞋双堠远,斗籴一家贫。

抽还手版,受用处、十分轻省。
便衣剪家机,饭炊躬稼,且免支移系省。
帝悯龙钟蠲朝谒,予长假、毋烦申省。

卧观残帖蠡,闲拨冷池灰。


洗碗供梨汁,分垆炙芋魁。


雉班穿砌笋,兔目长官槐。

长河水落浮浅沙,舟小客众蜂喧衙。


江天翳眼云作色,薄有雪意飘微花。


老夫抱病久不出,岁莫瑟缩难辞家。

湖平木落摇空阔。
叶底流泉鸣复咽。
酒边清漏往时同,花里朱弦纤手抹。

名价皆酬百万馀,尚怜方丈讲玄虚。


西都宾问曾成赋,东海人求近著书。


茅洞烟霞侵寤寐,檀溪风月挂樵渔。

已上星津八月槎,文通犹自学丹砂。


仙经写得空三洞,隐士招来别九华。


静对真图呼绿齿,偶开神室问黄芽。

不必探幽上郁冈,公斋吟啸亦何妨。


唯求薏苡供僧食,别著氍毹待客床。


春近带烟分短蕙,晓来冲雪撼疏篁。

博得群珠赠,王郎起卧疴。


如逢魏侯疾,转见赐车多。

探囊得秘药,投杖已沈疴。


试语天帝栎,论功应孰多。

小星红得奎光小,除非能一堂双寿。
苏小乡亲,维摩天女,名在魏城君右。
蛮腰素口。

挟策宁兼博塞通,亡羊前路却相同。


暂时放下官家事,莫放花前茗碗空。

三千世界眼前尘,百八菩提手上轮。


去伴文殊采灵药,世间那得有闲人。

春水浮天万派通,扬舲鼓枻往来同。


画船去后松门闭,归雁一声过远空。

大地春光一气通,河阳花与武陵同。


花时花下逢梅福,一笑相看色是空。

牢锁重关路不通,何人过我扣参同。


问君识得真空否,法界空时讼狱空。

西樵山色隔红尘,东海朝朝见日轮。


踏上大科峰顶望,高山还有更高人。

手持白拂出风尘,默坐松阴转法轮。


渠坐道场君在市,相看何事不如人。

天下一人惟一吾,一吾之外更无吾。


友身自觅真吾看,万物乾坤一是吾。

名湖天水阔,游客驭双凫。
出郭纷弦管,登舟俨画图。
湖山无俗吏,文物果仙都。
何处寻吾诗,梅横修竹色。
搔头入混茫,挥手谢偪侧。
陶然漫饮趣,卓矣要笔力。
脱却朝衫理钓丝,庆云庄上晚秋时。
秫田百亩供宾醉,烟树一林催我诗。
触事时还增感慨,乐天无复叹衰迟。
半醒半醉写乌丝,却忆南安对酒时。
玉面阿童鸲鹆舞,青衫小吏鹧鸪诗。
曲江池畔秋风早,铁汉楼头落日迟。
如鲫名流,数诸贤过江,谁最枭采。
耐冷头陀,曾饰出场冠佩。
修到罗浮玉骨,忍更效、阎浮时态。
松壶悄隐闲无语。
夜深沉香炷。
翠山凝黛浴鸥波,点点真珠雨。
潇潇暮雨暗长空。
凉意绕心中。
可是秋宵美景,无端清梦斜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