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竟陵王诞,字休文,文帝第六子也。
元嘉二十年,年十一,封广陵王,食邑二千户。
二十一年,监南兖州诸军事、北中郎将、南兖州刺史,出镇广陵。

少时业诗书,慕古不自量。


晨暮间弦诵,左右纷朱黄。


积书山崇崇,探义海茫茫。

林中有奇鸟,自言是凤凰。


清朝饮醴泉,日夕栖山冈。


高鸣彻九州,延颈望八荒。

出门望佳人,佳人岂在兹?


三山招松乔,万世谁与期?


存亡有长短,慷慨将焉知?


忽忽朝日隤,行行将何之?


不见季秋草,摧折在今时。

威凤高其翔,老鹤万里心。


脱略谁能驯,兀兀遂至今。

崆峒地无轴,江山云雾昏。


萍漂忍流涕,故里但空存。

问:“程子云:‘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。
’何墨氏兼爱,反不得谓之仁?”


先生曰:“此亦甚难言,须是诸君自体认出来始得。
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,虽弥漫周遍,无处不是,然其流行发生,亦只有个渐,所以生生不息。

《西江月》:


软弱安身之本,刚强惹祸之胎。
无争无竞是贤才,亏我些儿何碍。
钝斧锤砖易碎,快刀劈水难开。

虽瞎吾眼犹劬书,平生无泪如唐衢。


爱鹤天鲸海空阔,嫌羊肠鸟道崎岖。

业缘在东震旦国,参礼遍南赡部州。


欠明眼人与谈道,就圆机士语九流。

旧田庐我先人业,某水丘吾童子游。


有杞菊姑安甫里,无蒲萄可博凉州。

经书上卿曰刘子,史称三老为董公。


赵章泉自号晏叟,朱先生一字遁翁。

适闻有诏追阳子,又说厚礼迎申公。


莫教涑水疑四皓,且伴横渠吟八翁。

向来热血泼虚庸,卮酒凭谁酹二公。


老作地仙差□了,洞宾相约听松风。

多作恶诗供世笑,晚持孤论谁予同。


才名压倒豁□老,官职火迫乖崖翁。

便有凤从千仞下,更无虎守九重门。


拔茅初喜仕途泰,起蕝乃知皇帝尊。

仕宦端平甲子岁,结局景定壬戌年。


有北窗凉来枕畔,无南风尘傍扇边。

阅世桑田变海波,谩存铜狄共谁摩。


钓璜岁日明年是,驰隙光阴一霎过。

起阏逢敦牂二月,尽旃蒙协洽,凡一年有奇。


潞王下清泰元年(甲午,公元九三四年)


二月,癸酉,蜀主以武泰节度使赵季良为司空兼门下侍郎、同平章事,领节度使如故。


吴人多不欲迁都者,都押牙周宗言于徐知诰曰:“主上西迁,公复须东行,不惟劳费甚大,且违众心。

起玄黓阉茂,尽昭阳大渊献正月,凡一年有奇。


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下天复二年(壬戌,公元九零二年)


春,正月,癸丑,硃全忠复屯三原,又移军武功。
河东将李嗣昭、周德威攻慈、隰,以分全忠兵势。

起上章滩,尽昭阳大渊献,凡四年。


高祖文皇帝中开皇二十年(庚申,公元六零零年)


春,二月,熙州人李英林反。
三月,辛卯,以扬州总管司马河内张衡为行军总管,帅步骑五万讨平之。

起旃蒙作噩,尽玄黓执徐,凡八年。


世祖武皇帝上之上泰始元年(乙酉,公元二六五年)


春,三月,吴主使光禄大夫纪陟、五官中郎将洪璆与徐绍、孙彧偕来报聘。
绍行至濡须,有言绍誉中国之美者,吴主怒,追还,杀之。

镜不能自照,衡不能自权,剑不能自击。

虽不善书,而笔砚不可不精;虽不业医,而验方不可不存;虽不工弈,而楸枰不可不备。

却说曹丕闻曹彰提兵而来,惊问众官;一人挺身而出,愿往折服之。
众视其人,乃谏议大夫贾逵也。
曹丕大喜,即命贾逵前往。

却说那锦衣官把假唐僧扯出馆驿,与羽林军围围绕绕,直至朝门外,对黄门官言:“我等已请唐僧到此,烦为转奏。
”黄门官急进朝,依言奏上昏君,遂请进去。
众官都在阶下跪拜,惟假唐僧挺立阶心,口中高叫:“比丘王,请我贫僧何说?”君王笑道:“朕得一疾,缠绵日久不愈。

孝子不愿为高官,履危未必亲心安。
孝子不愿食厚禄,移此禄为亲之福。


亲家堂上太夫人,九九之算饶五春。

司马盟坛众所宗,为愁年少不相容。


穆生学得王家酝,三尺糟丘拟葬侬。

三辅游成鬓已银,蹇驴犹自踏红尘。


明年试斩淇园竹,西入咸关把钓纶。

人生难得古稀龄,况乃重看九度蓂。
庆衍芝兰盈谢砌,义沾恩宠出尧庭。
卷舒任我心何累,饮啖兼人体自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