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宇封疆近,朝廷事业昌。
千官行政教,万姓务耕桑。
有美张文学,端然世表章。
先帝逍遥游碧落,神孙端拱坐明堂。
九重统握乾坤大,万国恩沾雨露香。
动植飞潜滋德色,都俞吁咈庆明良。
半月值秋晴,凉生枕簟清。
嘉禾方孕秀,甘雨又滋荣。
造物功难报,斯民乐有生。
予幼奉庭训,早游文学。
年在纨绮,便受《古文尚书》。
每苦其辞艰琐,难为讽读。
夫设官分职,儜绩课能,欲使上无虚授,下无虚受,其难矣哉!昔汉文帝幸诸将营,而目周亚夫为真将军。
嗟乎!必于史职求真,斯乃特为难遇者矣。
史之为务,厥途有三焉。
在昔三坟、五典、春秋、梼杌,即上代帝王之书,中古诸侯之记。
行诸历代,以为格言。
其余外传,则神农尝药,厥有《本草》;夏禹敷土,实著《山经》;《世本》辨姓,著自周室;《家语》载言,传诸孔氏。
在昔三坟、五典、春秋、梼杌,即上代帝王之书,中古诸侯之记。
行诸历代,以为格言。
其余外传,则神农尝药,厥有《本草》;夏禹敷土,实著《山经》;《世本》辨姓,著自周室;《家语》载言,传诸孔氏。
在昔三坟、五典、春秋、梼杌,即上代帝王之书,中古诸侯之记。
行诸历代,以为格言。
其余外传,则神农尝药,厥有《本草》;夏禹敷土,实著《山经》;《世本》辨姓,著自周室;《家语》载言,传诸孔氏。
昔荀卿有云:远略近详。
则知史之详略不均,其为患者久矣。
及干令升《史议》,历诋诸家,而独归美《左传》,云:“丘明能以三十卷之约,括囊二百四十年之事,靡有孑遗。
盖作者自叙,其流出于中古乎?屈原《离骚经》,其首章上陈氏族,下列祖考;先述厥生,次显名字。
自叙发迹,实基于此。
降及司马相如,始以自叙为传。
夫史才之难,其难甚矣。
《晋令》云:“国史之任,委之著作,每著作郎初至,必撰名臣传一人。
”斯盖察其所由,苟非其才,则不可叨居史任。
夫人之生也,有贤不肖焉。
若乃其恶可以诫世,其善可以示后,而死之日,名无得而闻焉,是谁之过欤?盖史官之责也。
观夫文籍肇创,史有《尚书》,知远疏通,网罗历代。
红日西飞白马东,锦袍织带从官同。
亲知相见如相问,日有新诗纪圣功。
回銮分日第邮程,御辇常兼四站行。
圣旨特怜人马乏,柏乡驻跸道栾城。
兼程通夕雨还风,却望行宫信未通。
文武先行遵诏旨,好浮新霁镜光中。
元帅旌旗护六飞,河南河北尽光辉。
追趋侍从联舟发,欢喜都人大驾归。
旧路重经不厌多,龙舟衔尾俟黄河。
天心却与人心合,若比来时气更和。
御笔分程意最深,相兼七日到河阴。
凡情亦有思乡急,何况君王社稷心。
谒庙辞陵不尽情,从官有旨许先行。
献皇开国分南楚,成祖迁都奠北京。
雨馀江汉长波澜,日照山峰起凤鸾。
九鼎已成劳驻跸,万方欢喜颂回銮。
朝门南上紫坡陀,灯火丛中玉辇过。
内侍双吹金觱篥,教坊齐唱御銮歌。
纯德山前气脉长,太平天子盛还乡。
从官文武拖犀玉,靠著青松列两行。
板轿棕舆渡碧山,涧花岩树影龙颜。
云中别有通陵路,䟎过前驱插大班。
春深南国半阴晴,辇路无尘御盖轻。
旋著赐袍忙上马,中官传道驾先行。
驿路风尘去转轻,楚天云雨近清明。
碧油衫袂三分湿,金缕旌旗一半晴。
汉王丰沛壮心多,今上襄樊特地过。
花柳尽迎红日近,山云重起大风歌。
扎下行厨按四方,嫩黄帏幕下金床。
太阳出海高三丈,照见流苏五色光。
天皇楼船百尺馀,波神送喜涌蜚鱼。
省方问俗勤王政,白叟黄童捧帝舆。
渺渺长河万里馀,昔年清澈见游鱼。
太平天子南巡日,稳渡龙舟似板舆。
水阔风恬晓露浓,半空云气尽成龙。
万方无事君王圣,河伯阳侯次第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