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头纲别样建溪春,小璧苍龙浪得名。

细泻谷帘珠颗露,打成寒食杏花饧。

鹧斑碗面云萦字,兔褐瓯心雪作泓。

急雨初来已泻檐,清香欲散更穿帘。


年开九秩尚不死,坐对一编殊未餍。


人笑黠痴俱得半,自怜贫病每相兼。

古寺闲房闭寂寥,几年耽酒负公朝。


青山是处可埋骨,白发向人羞折腰。


末路自悲终老蜀,少年常愿从征辽。

宿雨盈车辙,秋风涨帽裙。


爱闲惟兀兀,应俗苦纷纷。


病眼添花晕,酡颜散缬纹。

小雨南山路,今朝思出游。


难从子规请,宁遣竹鸡忧。


野店寒饶柿,烟津晚唤舟。

罢起郎官草,初封刺史符。


城边楼枕海,郭里树侵湖。


郡政傍连楚,朝恩独借吴。

细雨轻烟著地昏,湖波真个解生尘。


净慈灵隐君休觅,失却诸峰不恼人。

轩车出东阁,都邑绕南河。


马首先春至,人心比岁和。


省风传隐恤,持法去烦苛。

温树阴中别玉堂,应星犹得入文昌。


莫嫌工部官曹慢,杜甫才名是外郎。

共叹蹉跎两鬓苍,立朝为郡是寻常。


重归谢客中书省,又送山涛吏部郎。


三入承明身最忝,十年兄事分偏长。

出幕方为郡,行车动画轮。


图书归省吏,风俗问州人。


塘水龙鳞细,城槐兔目新。

采芝商山秦四皓,象戏橘中为四老。
我疑此画即其人,有时以酒陶天真。


丹青不知谁好手,作此饮态妙入神。

烈士家风从橐尊,时容野客上朱门。


如登东观图书府,又似西岩水竹村。


自以一闲销日月,谁知万虑满乾坤。

当年阙里与论诗,晚岁河山断梦思。


妙手不为平世用,高怀犹有故人知。

四海声名何水曹,新诗旧德自相高。


一官早要称三字,二鬓何须著两毛。

此诗此字有谁知,画省郎官自倔奇。


罪大从来身万里,政成今有麦三岐。

龙蛇起伏笔无前,江汉渊回语更妍。


好事元须一赏足,藏家不必万人传。

少年好文仍好诗,清扬藉甚瑶林姿。
枫江叶落过余舫,一写十斛明珠玑。


书生有才莫教大,神仙祇藉刀圭做。

寒风萧瑟楚江南,记室戎装挂锦帆。


倚马未曾妨笑傲,斩牲先要厉威严。


危言昔日尝无隐,壮节今来信不凡。

东野宜独往,此中如旧溪。


好风凉送雨,流水碧循堤。


树密扶行盖,沙平印马啼。

梅溪佳气夜葱葱,果得奇儿应梦熊。


汤饼笑欢良不浅,桑弧时节稍相同。


喜将老眼看犹子,首出新诗贺乃翁。

异族来东海,鲜鳞出上都。


一身同水荇,八足拟天吴。


玉箸餐偏美,金盘荐未孤。

残生有今日,一醉得清风。


想见羲皇上,人人此乐同。

仕宦将相理所当,致君泽民则为良。


窃窃苟作儿女语,纷纷徒在鹓鹭行。


惟君英概吞七泽,早以闳略走黠羌。

志学今经六十年,招提仍对旧山川。


令威化鹤重来日,顶似初颜雪被肩。

武林耆旧似公稀,未觉文章与世违。
节序去人惊逝水,柳阴当面转斜晖。
群鸥晚戏呈天趣,孤鹤宵鸣自道机。
绿阴飞雨作秋容,衰病呻吟高枕中。
何事公孙健骑马,黄金带客好相从。
几夕烧熏歇被绫,东南使部望前旌。
武泥给板言如綍,汉庾临波粟似京。
露橘千头丰岁籍,江鲈百尾饫盘鲭。
星纪吴开国,云司汉望郎。
新陪豹尾乘,便袭虎头囊。
竹箭分兵契,钟官办使装。
壮观登临引兴长,黄花亭下未经霜。
江平雁到涵秋影,野旷鸦归带夕阳。
佳节欲酬须酩酊,今年在处说丰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