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高庙中兴初十年,大参内制馀百篇。
心声之发动夷夏,手泽所存传子孙。
得其传者孙之嫡,参自道根至枝叶。
客里相逢天一涯,吾归未得羡君回。
闽山荔子量分去,庾岭梅花剩寄来。
孟阳风月小弥明,犹子于今有典刑。
已得旌阳传道妙,犹从彭泽乞诗灵。
忘家未足更忘形,散客孤云迹不停。
三楚江山心未饱,七闽泉石眼初醒。
足轻横桂易潇湘,背负唐瓢李贺臧。
何者江山非痛快,孰云杖屦是乾忙。
马迁南历靡遗记,陆贾北归元俭装。
经史百家书挂眼,唐虞三代事蟠胸。
不孤父祖馀良贵,犹累妻儿一素封。
贤者大凡先鉏铻,贵人强半晚遭逢。
笑踏冬晴过一村,谁家松竹护柴门。
初来犹似行婆室,良久方知鹿苑园。
煮茗相邀论白业,据梧不觉到黄昏。
洋州太守驻双轮,佳句曾留渭水春。
一纪却题关右节,二篇才出屋间尘。
濡毫忽听山僧语,题柱须防县令嗔。
空山积雪深一尺,车马何来野老疑。
溪上捕鱼归换酒,更无人识吕徽之。
地清无暑即蓬莱,高阁披襟亦快哉。
楚树日沉风北起,钟山云合雨东来。
枇杷子熟三时过,菡萏花高一色开。
谁解伤春语。
傍湖阴、断无人处,翠襟倦舞。
眼底楼台金粉影,多少楚蘋谢絮。
回车胜母避柏人,不饮贪泉恶其名。
道逢一铺榜全节,系马呼奖臣子情。

急桨冲烟去,奚奴唤不应。

清吟继囊锦,妙句琢壶冰。

天远暮云碧,江寒秋练澄。

幽香不许俗人知,才是东风第一枝。
误认文君新睡足,读书窗下立移时。
漏泄春光人未知,轻红已透最高枝。
洗妆自有天然态,尽道冰容不入时。
戏蝶游蜂总未知,小窗低亚两三枝。
夜阑灯下横疏影,浑似西湖月上时。
赤舄金门候晓钟,仙阳何处觅仙踪。
潇条九日无茱菊,摇落千山见竹松。
甘露已擎天上月,焦山犹束海门东。
流水自生听,谁知理入微。
藏公真静者,于此发清机。
心耳无边际,声闻有是非。
平生不解通毛刺,万事无能改鬓华。
岂是襟怀堪逆旅,直须诗句可名家。
老为宾客从戎幕,强使妻孥理帽纱。
才归又东去,且道几时还。
算路亦差远,缘君不耐闲。
江城登铁瓮,烟寺认金山。
秋风动微凉,天雨新霁后。
闲斋独隐几,明月在高柳。
振衣步庭下,颢气入襟袖。
高人卧紫薇,贻我江南箑。
中有尺素书,元是陈琳笔。
珠玑入夜光,星斗当朝出。
塞晚秋日澹,边寒秋云冻。
恻恻背风催,宛宛手条弄。
天色黯将收,人情苦远送。
浅梦重帘夜半,灯花冷坠琴案。
白云飞去无痕,明月却来为伴。
云迷宰木连山冈,清明泪洒游子裳。
感君昨岁已上冢,念我久客从还乡。
同舟并发不自意,共一老秃须扶将。
洞府穹隆罩碧津,云扃岫幌谢嚣尘。
泉声激激撞群玉,乳溜垂垂挂万巾。
绝景多藏穷僻处,胜游少有放闲人。
宛宛白虹贯,曾梯出天半。
乘云来帝旁,立侍玉皇案。
银河径千里,水接天漫漫。
夜语连床未了,村醪时复一钟。
不怕石头路滑,要听古社松风。
新年未入山,今晨风日和。
况复得胜友,发兴凌嵯峨。
冰澌激阴湍,草色明阳坡。
意行不知远,倚杖嚣尘外。
南州风物繁,此地溪山会。
俯窥城市喧,蚁垤几成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