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粟蕊抟金叶凝碧,独在秋林逞颜色。


岂知东溟史氏居,别有奇标人不识。


嫦娥侍女盈万千,一一姿貌皆无前。

天行明月地行水,水月相去八万里。


天公大力谁能移,月在水中天作底。


我心与月明作两,真月本在青天上。

大隐休夸浑俗尘,由来空谷有幽人。


只无忧患催垂白,何必功名挂汗青。


我已退非金马客,君宜上应少微星。

弹冠初为米,挂冠不待稔。


人言学陶生,此举安能尽。


陶生物表人,世网那得窘。

胜事随年阿堵中,老夫久绝马牛风。


消磨药石一春过,寂寞樽罍万事空。


亭下麦秋惊翠浪,山前雨脚卷晴虹。

采尽汀蘋恨别离,鸳鸯鸂鶒总双飞。


月明南浦梦初断,花落洞庭人未归。


天远有书随驿使,夜长无烛照寒机。

诗筒来自大夫家,路转东城一径赊。


珠玉在缄光照映,龙蛇随笔影交加。


君才入眼真无敌,我屋从今倍有华。

积书空似邺侯家,白发侵寻岁月赊。


清世一官无寸补,湛恩三日愧重加。


思从尹谢研家学,敢共卢王斗国华。

久幸斯文号一家,我惭学海望中赊。


修鳞合附风雷起,朽木那堪雨露加。


讲幄寸衷看日稿,宦途多病数年华。

閤门交处迥分途,十二朱廊白石趺。


坐借病身双足敛,稿翻经学寸心孤。


雅音不数巴人倡,拙手空惭晋帖模。

地偏不接市廛声,古木参天鹤唳清。


台榭迥穷千里目,诗章突过五言城。


花移琼树真无敌,酒换金貂未足荣。

真茶窃所贪,薄酒亦云嗜。


况此两乘壶,旨哉出厅事。


歌美秦州半,樽罍更几倍。

十年相识迹非疏,今日江亭叹别车。


牢落名声谗谤后,支离形影瘴氛馀。


重来仕路谁为援,却返家园欲自如。

谁听袁宏夜半吟,一时倾盖便知心。


疲驽自信难追骥,秀木从来忌出林。


巧匠旁观应缩手,明珠所得已盈衿。

二月风光着意看,莫思旅食久艰难。


林间莺喜绵蛮语,水畔花愁料峭寒。


游子牵衣拦道饮,美人携瑟上楼弹。

声名入洛弟兄传,出拥旌旗老集仙。


挹月珠玑光射海,凌秋雕鹗气横天。


文章落笔元无敌,器宇藏春岂有边。

江夏无双旧姓黄,末科容我出寒乡。


人间学子垂垂老,天上丹枝恰恰芳。


避地本安元结洞,拥书犹记赞公房。

又向疏梅检校春,乾坤浩荡日趋新。


一樽树下唤深酌,数岁天涯思远人。


正倚交情论晚暮,直因臭味作疏亲。

空明无际了寒天,戍堠消锋弩绝拳。


平白万方包险秽,清泠一片起沉绵。


山登姑射欣逢岁,贼破淮西欲问年。

一犁甘泽应虔恭,顿觉山川返旧容。


宿霭酿成千嶂雨,迅雷惊起九渊龙。


水生洲渚宽溪女,润浃郊原慰老农。

赤子既迫寒且饥,异时严警如边垂。


弃捐沟壑死锋镝,有如秦越视瘠肥。


公来随车霈灵雨,织妇耕农闻好语。

老农麦熟还忍饥,蚕妇见丝翻泪垂。


耕田辛苦竟何补,长安游手多轻肥。


良牧忧晴复忧雨,咄咄书空应自语。

家山富梅林,开落纷无数。


二年屏荒村,踏遍溪头路。


孤标凛冰雪,幽香袭巾屦。

地僻诛茅后,堂幽搆厦馀。


谁知冶城望,更作傅岩居。


净供香厨饭,真签蕊笈书。

棣萼联华继昔贤,素园游想已多年。


方观薮凤翱千仞,将见床鸾上九天。


宽诏已闻求泛驾,盛时休忆赋归田。

漠漠鲜云习习风,谷莺娇啭小园中。


谢塘初长如裀草,湘渚难留避弋鸿。


轻雨落花红扑地,惹烟垂柳绿萦空。

百卉千花淑景新,主人吟啸惜芳辰。


依依绿减随堤色,灼灼红移洛浦春。


已爱清香飘宴席,更分秾艳与交亲。

不独龙山胜致全,黄枢开宴尽时贤。


风回绮席鸾觞泛,日上彤襜虎幄鲜。


陶菊香浓侵玳押,吴歈声缓倚鹍弦。

蘸尾新波漾曲黄,巢痕重认读书堂,输他云路得还乡。


软语向人多蕴藉,蹴帘惊梦忒轻狂,可能衔恨付苍茫。

缓作行程早作归,倚门亲语苦相思。


白头亲老今多病,不似当初别汝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