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清溪之水通秋浦,石白水清鱼可数。
鲦鲿鯩鲢鲂与鱮,小鱼如针大如杵。


侵晨渔艇浮空来,千夫撒网云烟回。

贤侯宴枚马,歌鼓事繁华。


晚吹来千里,清商落万家。


平原转疏雨,远树隔残霞。

仙尉怀黄绶,言承宠泽深。


栏边行射鸭,堂上助弹琴。


腊雪融征骑,春堤弄早禽。

城南风物似西湖,万里归舟入画图。


光洁贮怀便弄水,翠微照眼称提壶。


浦无时节秋尤好,池有精神贵可呼。

植处非金谷,移来是玉堂。


玄亭潜借色,紫闼烂生光。


密叶团芝盖,疏花发米囊。

花簇红亭怅解携,敝袍犹恋故人绨。


双龙剑岂当年合,驷马车仍旧日题。


彩笔雄风横泰岱,铜符名郡控青齐。

弱植悭词赋,微名昧典坟。


岩廊新蔽芾,陇亩旧耕耘。


灌溉人工洽,栽培帝眷勤。

擅春正是海棠时,剩为新晴准备诗。


泼火雨来还有信,岗南岗北竹鸡啼。

看花何必只长安,到处韶华总一般。


可是家贫风物晚,郎当莴笋斗春盘。

花信东风第几回,萧条门巷老苍苔。


汉宫尽有新钻火,无分传将一点来。

草草携家去踏青,旧阡新冢纸钱轻。


触怀易作中年恶,羡杀儿童笑语声。

饼吃红绫空复忆,钱分白打底曾知。


推排风雨清明过,只有梨花三两枝。

主簿才名盛,之官万里遥。


登临当别地,感慨欲行朝。


稍离金华界,还瞻玉笥标。

山城人暝问行踪,二十年来是梦中。


红烛喜亲今语笑,乌纱新饰旧形容。


官卑却有纲常寄,地僻堪成久大功。

贫中惟是长年华,每羡君行自叹嗟。


归日捧持明月宝,去时期刻刺桐花。


春风避酒多游寺,晓骑听鸡早入衙。

泗水流不息,楚州行莫迟。


青毡聊讲德,彩笔更题诗。


草长淮阴市,江清漂母祠。

负郭田空客已逋,登舟袁虎漫佣租。
门前小试双文履,江上轻浮五石瓠。
帆挂三江凉雨急,寺残中宿远烟孤。
西山朝来多爽气,露沐风梳发新翠。
泄云无力占山腰,初日分光上山背。
远山苍茫近山紫,四面钟鱼谈佛事。
风凄日薄鬓毛新,岁岁年年乐此辰。
多少昔贤留赋咏,大都九日称清贫。
瓮头无酒心仍醉,篱下看山意愈真。
出郭到花坞,何劳人远寻。
已降诗笔健,更怯酒杯深。
名士仍知己,清谈可净心。
献馘声腾泮水边,将坛儒老握兵权。
刻期三日果如此,一笑众军皆粲然。
天遣云霓苏大旱,人看图画上凌烟。
九龙山前处士宅,草堂低小尽青苔。
树阴满地日不到,水气著人秋已回。
无数黄鹂相对语,有时翠碧忽飞来。
晓棒除书下九天,冰姿玉质正青年。
马嘶紫陌东风外,酒尽红亭夕照边。
云树苍茫连汉苑,关山迢递接秦川。
谷口来寻郑子真,茅庵阒寂净无尘。
品泉爱结烟霞侣,乞食能参定慧身。
潭上僧归留破钵,松头龙挂剩残鳞。
堂静草侵廊,羁怀未易忘。
近城知郡圃,有佛即僧坊。
恶句书盈壁,空樽垒到墙。
冰瓯悄写东阑韵,花前暗添清思。
莫是梦中云,被瓶笙扶起。
溶溶仙影里,怕重泛、玉妃残泪。
汉皇雄略河效灵,《瓠子歌》罢梁楚宁。
咄哉黄金独不成,算缗四出天下惊。
乃知二者难合并,何况区区之编氓。
酒樽元有味,绝倒更能么。
昨梦不堪说,白头无奈多。
底时辞部曲,著处尚关河。
新雨黄花路。
看清江、旌旗千骑,使君东去。
万里归来城头角,吹彻家山旧处。
吟诗夕阳里,相送上潇滩。
前路逢梅处,同谁倚棹看。
岁穷风力紧,江阔雁声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