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城南风物似西湖,万里归舟入画图。


光洁贮怀便弄水,翠微照眼称提壶。


浦无时节秋尤好,池有精神贵可呼。

皇居帝邸接仙台,使节春曹步武来。


睿藻昔曾留翠巘,尘踪不敢涴苍苔。


龙文御气氤氲合,玺册天书焕烂开。

山闲筑屋古西坡,小小规模净似磨。


两壁鼓钟来雪窦,四围松竹护云窝。


轩窗有趣高僧远,门户无遮俗客多。

西坑曾避难,今又一西坑。


十有四年梦,两番多事惊。


天乎存老息,地亦定前名。

麦野青深,桃溪红暗,浪游何处芳园。
清明初过,门巷霭晴烟。
柳外池塘绿遍,溪流细、终日溅溅。

寥寥里选空,龊龊士风丧。


狂澜欲东之,泛滥不可障。


词场自炫鬻,相与计留放。

江南一纸书,沉忧割中怀。


嗟予足忧患,生世苦不谐。


匆匆子行色,适与远讣偕。

寒斋篁竹间,墙屋久不葺。


旁穿及上漏,雨过满床湿。


忍饥哦诗书,亭午或未粒。

此子早树立,抗志高浮云。


委蛇处州巷,颇以隽秀闻。


挟书从我游,追琢益自勤。

三吴炊未熟,祗命挈挈东。


铅刀一何补,粮食赋頖宫。


寥寥坐空庐,寂寞如扬雄。

出山何所适,百二秦关长。


旅次谋晨夕,春寒慎俶装。


垂鞭堤柳短,中食客途忙。

东壁图龙势最雄,气连西壁雨云通。


葛陂一杖无人识,双剑飞来野寺中。

西台执法雪盈簪,奉诏之官驾两骖。


玉节秋霜飞渭北,锦衣昼日照终南。


道迎背襁遗民集,庭列腰刀大将参。

尽饮郎官酒,快榻龙丘雪。
紫马题黄鹤。
称双绝。

笔垂秋叶露,文涌梁园雪。
翩翩擅渤海、才华绝。
林宗潇洒,有角真堪折。

三旬襆被西亭宿,卧对唐碑看不足。


重闱锁断夕阳天,恰似当时万竿竹。


直须彻棘对愚潇,始见西亭真面目。

关前为我立踌躇,犹曳诸生昨日裾。


百粤风烟监禄路,五侯笔札子云书。


江城浪稳通官舫,夕馆花深候使车。

一峰高插丙丁间,南极星光伴我闲。


不向仙君乞如愿,只从造物觅如山。

黄金无限不须成,欲塞河流要负薪。


谁识望仙宫里事,只因荡漾阿娇春。

山下时时闻凤箫,山中处处得蟠桃。


刘郎仙去何难事,不用飞楼百尺高。

海外求仙事渺茫,却烦鹤驾访刘郎。


修门自有偷桃客,好试低眉问帝乡。

有鸟有鸟,载飞载鸣。


亦集爰止,实有公庭。


有鸟有鸟,来巢于屋。

先皇御宝历,致治思隆平。


治化己孚洽,海宇咸安宁。


尚虑田野间,未息愁叹声。

两粤云山路不遥,临岐休道别魂销。


菁莪百里河同润,桃李三城春自饶。


暑雨闾阎需抚字,光风庭院隔招邀。

西望蜀川千万山,美人莲幕暂栖鸾。


云连剑阁春前度,天近青城雪后看。


今日筹边宜得士,古来行道不论官。

萧寺同游五十年,京华一笑两茫然。


流光如此可复几,朋辈到今谁更贤。


旧业斋房闻再整,新祠蘋藻亦粗涓。

忆昨封章叩紫宸,果然天意俯从人。

沣水桥西小径通,好山如画倚晴空。


禅关欲扣知何处,隐隐钟声紫翠中。

忆昔神僧入杳冥,可怜龙象总雕零。


空阶鸟迹和尘乱,坏壁蜗涎过雨腥。


石塔尚传藏舍利,宝函犹自贮残经。

翠微深处翠微宫,避暑当年说太宗。


吊古不须增感慨,凭高聊复得从容。


千章古木苍烟合,数尺残碑碧藓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