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宋公旧池馆,零落守阳阿。


枉道祗从入,吟诗许更过。


淹留问耆老,寂莫向山河。

红梅雪里与蓑衣,莫遣寒侵鹤膝枝。


老子此中殊不浅,尚堪何逊作同时。

井络双源浚,浔阳九派长。


沦波通地穴,输委下归塘。


别岛笼朝蜃,连洲拥夕涨。

晓霁望嵩丘,白云半岩足。


氛氲涵翠微,宛如嬴台曲。


故人昔所尚,幽琴歌断续。

南星中大火,将子涉清淇。


西林改微月,征旆空自持。


碧潭去已远,瑶华折遗谁。

之问,字延清,汾州人。
上元二年进士。
伟貌辩给。

上林花未有,中禁彩先成。


叶逐剪刀出,蕊从妆粉生。


红繁内人手,香染侍臣缨。

赏生遇阳谷,为述君高迹。


卖田结茅宇,乃在寒山东。


设榻傍修竹,避人入深松。

马塍花事了,但持泪,问西泠。
信有美湖山,无聊瓶钵,倦眼难青。
飘零。

百丑祇能博寸荣,趋权恃势苦营营。


早知触宪终归死,何似闲吟过一生。

玉惨花愁出凤城。
莲花楼下柳青青。
尊前一唱阳关后,别个人人第五程。

好因轮斫悟观书,莫守筌蹄觅兔鱼。


华岳登来卑步仞,沧溟浮罢眇支渠。


命穷且戏娱亲彩,道合须牵奉诏裾。

茅舍柴门昼亦扃,松姿鹤骨向人清。


阖门饘粥千金重,九品冠裳一唾轻。


仁义到头焉用稼,声名真是岂其卿。

春分自淮北,寒食渡江南。
忽见浔阳水,疑是宋家潭。
明主阍难叫,孤臣逐未堪。
不嫌野父便交欢,讳说头衔是史官。
车为久悬羞再驾,冠宜长挂怕重弹。
丛祠散社分余肉,僧钵逢斋寄一餐。
时既暮兮节欲春,山林寂兮怀幽人。
登奇峰兮望白云,怅缅邈兮象欲纷。
白云悠悠去不返,寒风飕飕吹日晚。
小雨清明烟火熄,寒茶冷酒强饮食。
云冥家远野草青,尽日相逢不相识。
云外乌衣怯晓寒,花间杜宇泣春残。
冷风疏雨行不得,南陌清光自可叹。
东风浩浩吹平旷,红泪纷纷号冢上。
满地梨花春又来,松楸海上悽行况。
秋千女儿桃李下,柳外行人驻征马。
骄马嘶风桃李香,愁人落日云平野。
荒村寒食雨蒙蒙,柳拂娇青桃欲红。
山馆留连聊把酒,佳时尘世苦难逢。
闻道山阴会,仍为火忌辰。
途中甘弃日,江上苦伤春。
流水翻催泪,寒灰更伴人。
日云暮兮下嵩山,路连绵兮树石间。
出谷口兮见明月,心裴回兮不能还。
阮籍蓬池上,孤韵竹林才。
巨源从吏道,正拥使车来。
相逢且交臂,相命且衔杯。
已当鸣雁夜,多事不同居。
故疾离城晚,秋霖见月疏。
趁风开静户,带叶卷残书。
良游晼晚兮月呈光,锦路逶迤兮山路长。
王孙不留兮岁将晏,嵩岩仙草兮为谁芳。
借居僧榻淡于僧,欲筑三间屋未能。
诸盗忽闻黄榜捷,空园亦喜绿阴增。
梅天气湿常留火,草岸蚊多懒近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