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佳晨喜值菊花香,我亦扶筇庆寿觞。


闻执铁鞭驱石马,想同王母醉琼浆。


浮生嘉会真难得,百岁流光只是忙。

独坐高楼辟四窗,俯看旌旆尽飞扬。


将军似虎生风勇,士卒如山压卵强。


闲暇养成堪敌忾,太平修武是堤防。

江汉军声久不闻,中丞威令一番新。


从来名下无虚士,信是师中贵丈人。


汉将每云乘破竹,松州何意有飞尘。

蜀乡原未识军容,此日方知有范公。


在在旁观称得策,人人西去愿收功。


甲光耀日惊飞鹬,剑气横秋断落虹。

唐虞过后三千载,天地如今见大明。


竽食自忻叨际会,嵩呼谁不罄丹诚。


清清屡睹黄河瑞,翙翙常闻彩凤声。

沈檀香傍龙图起,华盖星依帝座明。


五位冈陵常介福,万邦葵藿自倾诚。


真同虞舜昭神化,岂独周文有骏声。

美人家在古宣州,少日曾同白下游。


青眼十年重酒盏,绿波千里又官舟。


江山近识桓生马,风月平分谢眺楼。

王春重禋祀,斋居百工休。


寥寥古槐厅,无风亦萧飕。


落日众鸟归,感我林居幽。

北野先生初八十,南山胜会恰三人。


桑榆并照林间影,松柏争看雪后身。


剩有风神飞藻翰,绝无尘土上冠巾。

云开日出四山明,忆在金陵梦尔生。


俯仰卅年谈往事,扶摇今日看初程。


儿童亦解登科好,老我宁为别绪萦。

快雨频来溽暑时,老夫乘兴正临池。


不知马鬣云头泻,顿有鹅群席下嬉。


到处转输应利涉,向来枯槁亦堪悲。

别驾当年治五茸,苞苴无迹稻田丰。


每从父老歌遗爱,何意轩墀拜下风。


鹤骨未嫌金带重,凤雏还拟碧霄翀。

斫柴烧炭无多路,夜夜围炉尽意烘。


更倾半碗山梨汁,九十老僧满面红。

侧立向空荒,风吹恨愈长。


文章宜溷厕,牛骥共禅房。


不识梅花白,惟夸麦子黄。

闲踏荒莱见断碑,依稀篆迹似唐时。


此中或是唐朝寺,问著山人总不知。

北里有遗老,寻诗尚未还。


定知题落叶,随意到空山。


白昼全无韵,棋枰久已闲。

云散鹤飞何所止,殿台散木长横枝。


闲寻旧日经行处,荒草犹眠半截碑。

吁嗟复吁嗟,谁是无父母。


守栅供庖厨,入林御豺虎。


得生亦暂时,尽死安足数。

忆昔岁戊子,投荒自我初。


举头多局促,那步独踌蹰。


所苦非冰雪,相期在壑渠。

湿尽枯柴雪满天,山厨昨日已无烟。


眼前病骨今如此,知尔难垂一点涎。

住山须带住山骨,山骨山情自合宜。


世间多少英雄汉,纵到深山也不知。

蔬水古来称大圣,栖栖卒岁亦何为。


深山一段孤寒乐,不到深山总不知。

要住只须瓢一半,要行只须竹一条。


山中迥古无宾主,自来自去亦萧萧。

何人系马厓边树,信意登临水一壶。


山鼠分馀堪共饱,人间礼数本来无。

九十老僧被破衣,独行镇日敞荆扉。


遥看扶杖从桥过,知是河东乞食归。

铜炉岂必施家铸,木几中央照眼辉。


沉水梦虚黄熟断,锄将高本一篮归。

雪里何人担布袋,沙弥望见笑声哗。


昨宵好梦频频见,定是新城道士家。

山菜青青莫辨名,暂时同遂隐山情。


驴蹄狗脚凭呼唤,不羡龙须得好称。

见说辽阳诸弟子,重重积雪尽冲开。


无非只畏山僧饿,个个怀将山药来。

山南父老扣柴扃,世利谁云远翠屏。


一斛细粮钱一串,请僧为转法华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