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丹炉爆裂话头差,揽镜颜苍两鬓华。


不记省中咏薇药,径归韦曲问桑麻。


卿云方荐汉郊庙,郊岛难鸣唐国家。

懊悔平生择术差,誓将秋实代春华。


幸无大节污青史,曾有狂言坏白麻。


已约宗雷同入社,且饶燕许自成家。

俱事重华著直声,百年藏稿未流行。


世评谏疏如刘向,公读遗书感乐生。


里有襄阳耆旧传,史无齐鲁大臣名。

两翁仕不至丞郎,名节能流百世芳。


穷巷号为通德里,旧书藏在善和坊。


古楹日敝加丹刻,老柏年深益黛苍。

浮生已老付悠悠,未免饥寒目下忧。


全仗黄庭能却老,那堪白发更悲秋。


所欣耳界常清净,渐放心君得自由。

欲知老子居陈事,古寺萧条屋数楹。


幸免绝粮惭孔圣,更无环堵羡渊明。


参差拙句何曾是,宠辱浮云无可惊。

苦热逢三秋,西风飒然起。


金气入草木,伤夷从此始。


盛极衰从之,循环固其理。

西风吹淡白,窗户含凄清。


炎凉一朝变,徂暑逝不停。


山堂晓潇洒,病叟巾褐轻。

浩浩浑流卷白沙,中流鼓棹四无涯。


喜逢山色开眉黛,愁对江云起炮车。


雨足郊原丰稻菽,日斜鸥鹭满蒹葭。

落月娟娟堕半环,呕哑鸣橹转荒湾。


东南地缺天连水,春夏风高浪卷山。


旅食每愁村市散,近秋已觉暑衣单。

灞陵老将身未侯,连城价重谁当酬。


龙眠三岁亦何有,满载缃囊归汗牛。


苍珉照眼裂趸尾,尺素抹电飞骅骝。

禁中颇牧谁最良,上前论事张子房。


张公九尺须眉苍,谈兵说剑眼为方。


金城有策若未试,便恐谈笑无戎羌。

不见前贤畏后生,一闻君语为心倾。


何时却约高轩过,重听门人说老成。

家近平湖草树青,几年于此寄高情。


有时亦为衰翁出,谁道庞公不入城。

与师同是一山云,吹落江西却再分。


聚散人生俱似梦,虎溪重过不烦君。

闻说朱栏照眼新,一溪清浅共谁分。


可怜桥下无情水,不遣龟鱼识使君。

云意悠悠晚尚坚,玉尘犹未破清寒。


不知谁把千岩雪,付与诗翁马上看。

剪水飞花点翠峦,未教全放玉孱颜。


分明六曲屏风样,和雪新描著色山。

晚唐风月一番新,弄粉调膏点注匀。


谁与花材诗宰相,聘将花蕊作夫人。

春风吹绉一池波,付与蛾眉席上歌。


试倩韦郎追正始,风流犹不似元和。

诗翁无复思如泉,墨客能回漆作烟。


何意峥嵘四君子,肯来相伴一灯前。

自喜新交得管城,政愁无地唤陶泓。


孙郎不惜分龙尾,付与诗人了一生。

相国风流元有种,徐卿裙屐固应稀。


青衫好着君犹未,黄发无多我合归。


清梦晓听湖上雨,暮年犹借水边扉。

红尘染尽去时衣,愁入双蓬鬓发稀。


故国几番随梦到,长安十度送春归。


懒看乌帽朝诃马,却忆黄紬昼掩扉。

三年湖雨一茅茨,坐遣幽人识面迟。


遗恨忽从愁里尽,交情先向句中知。


重寻故里空劳梦,亟买归舟会有期。

人物忽扫地,风流谁复知。


子猷心爱竹,摩诘少能诗。


畴昔山林意,残年丧乱悲。

云锦当年事,伤心不忍思。


江寒收骨后,山晚断魂时。


直节君何恨,天心我独疑。

剪剪轻风漠漠寒,玉肌萧瑟粉香残。


一枝带雨墙头出,不用行人着眼看。

冷香消尽晚风吹,脉脉无言对落晖。


旧日郭西千树雪,今随蝴蝶作团飞。

万里蚕丛国,西南出漏天。


吐蕃唐徼接,越巂汉疆连。


参井星躔外,岷峨雪界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