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起著雍执徐,尽上章敦牂,凡三年。


孝灵皇帝下中平五年(戊辰,公元一八八年)


春,正月,丁酉,赦天下。
二月,有星孛于紫宫。

翰林两仙人,偶来听风竹。


萧萧玉千竿,采采绿一掬。


少时负不群,中岁乃见独。

元凶劭,字休远,文帝长子也。
帝即位后生劭,时上犹在谅暗,故秘之。
三年闰正月,方云劭生。

殷淳,字粹远,陈郡长平人也。
曾祖融,祖允,并晋太常。
父穆,以和谨致称,历显官,自五兵尚书为高祖相国左长史。

新年五十九,处事觉陈旧。


敲石火难停,下坡日如走。


诗书本拙画,孔老徒善诱。

近体诗体制,以五七言绝句为最尊,律诗次之,排律最下。
盖此体于寄兴言情,两无所当,殆有韵之骈体文耳。
词中小令如绝句,长调似律诗,若长调之《百字令》、《沁园春》等,则近于排律矣。

驱车出门去,意欲远征行。


征行安所如,背弃夸与名。


夸名不在己,但愿适中情。

万里长江边,去国同王粲。


青山意不尽,皇天照嗟叹。

人生无家别,亲故伤老丑。


剪纸招我魂,何时一樽酒。

探梅公子款柴门,枝北枝南总未春。


忽见小桃红似锦,却疑侬是武陵人。

先生曰:“苏秦、张仪之智,也是圣人之资。
后世事业文章,许多豪杰名家,只是学得仪、秦故智。
仪、秦学术,善揣摸人情,无一些不中人肯綮,故其说不能穷。

问“志至气次”。


先生曰:“志之所至,气亦至焉之谓,非极至、次二之谓。
‘持其志’,则养气在其中;‘无暴其气’,则亦持其志矣。

诗曰:


堪叹梁山智术优,舍身捐命报冤仇。


神机运处良平惧,妙算行时鬼魅愁。


平地已疏英士狱,青山先斩佞臣头。

起玄黓困敦,尽阏逢摄提格,凡三年。


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中景福元年(壬子,公元八九二年)


春,正月,丙寅,赦天下,改元。


凤翔李茂贞、静难王行瑜、镇国韩建、同州王行约、秦州李茂庄五节度使上言:杨守亮容匿叛臣复恭,请出军讨之,乞加茂贞山南西道诏讨使。

起昭阳单阏,尽著雍涒滩,凡六年。


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下


◎长庆三年癸卯,公元八二三年


春,正月,癸未,赐两军中尉以下钱。
二月,辛卯,赐统军、军使等绵彩、银器各有差。

起旃蒙赤奋若,尽柔兆摄提格,凡二年。


高祖武皇帝十五大同十一年(乙丑,公元五四五年)


春,正月,丙申,东魏遣兼散骑常侍李奖来聘。


东魏仪同尔硃文畅与丞相司马任胄、都督郑仲礼等,谋因正月望夜观打簇戏作乱,杀丞相欢,奉文畅为主。

起阏逢敦牂,尽柔兆涒滩,凡三年。


孝献皇帝壬建安十九年(甲午,公元二一四年)


春,马超从张鲁求兵,北取凉州,鲁遣超还围祁山。
姜叙等告急于夏侯渊,诸将议欲须魏公操节度。

圣贤者,天地之替身。

云之为物:或崔巍如山,或潋滟如水,或如人,或如兽,或如鸟毳,或如鱼鳞。
故天下万物皆可入画,惟云不能画。
世所画云,亦强名耳。

却说当夜两兵混战,直到天明,各自收兵。
马超屯兵渭口,日夜分兵,前后攻击。
曹操在渭河内将船筏锁链作浮桥三条,接连南岸。

若干种性本来同,海纳无穷。
千思万虑终成妄,般般色色和融。
有日功完行满,圆明法性高隆。

紫髯虽满镜,终奈二毛何。


白日从他暮,朱颜且自酡。


楚丘神智少,莱子笑啼多。

霞下天垂宇。
倚阑干、月华都在,大明生处。
扶木元高三千丈,不分闲云无数。

拊弄声相引,兼能辨五音。
沉思调品切,句度更加吟。
紧慢弦中得,凝情指法深。
姑无忘冢妇,祖未识头孙。
路远徒惆怅,书来得慰存。
冬无馀谷粟,春可养鸡豚。
夜窗灯黯郁,春枕梦交加。
二父随朝露,馀生任岁华。
倚庐晨复夕,占鹊验还差。
汉帝躬玄默,依稀有古风。
率先敦俭朴,听纳事谦冲。
只有仁民意,都无振世功。
尚论东京治,人犹忆永平。
宪章勤慎守,幽枉必昭明。
养老仪文备,崇儒礼教兴。
于穆维天运,君心法自彊。
圣谟犹炳炳,天命凛皇皇。
睿哲皇今是,钦明道日昌。
往事今之鉴,遗编迹未陈。
是非须决择,终始贵持循。
随善皆归治,无非不败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