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闲宵静话喜还悲,聚散穷通不自知。


已分云泥行异路,忽惊鸡鹤宿同枝。


紫垣曹署荣华地,白发郎官老丑时。

海雾看如洗,秋阳望却昏。


光明疑不夜,清莹欲无坤。


扫掠风前坐,留连露下尊。

露如轻雨月如霜,不见星河见雁行。


虚晕入池波自泛,满轮当苑桂多香。


春台几望黄龙阙,云路宁分白玉郎。

昨夜飞花苦不多,朝来起视白峨峨。


一行裘帽风中去,半日关山雪里过。


银髻望夫高入汉,玉屏随客折成河。

南游我昨逢佳节,两度中秋瘴如墨。
去年对酒洞庭湖,万顷平波铺练雪。


电光一瞬等闲过,倏忽还家又今夕。

徵君夙有尚,卜筑东溪头。


人如叔度朗,宅比剡中幽。


地润双珠吐,天空一镜收。

释名


在竹筒中塞入甘草末,两端用竹、木封固,冬季投入人粪缸中,立春时取出,悬当风处阴干,破竹取甘草末,晒干备用。
这种甘草末,称为人中黄。


主治


热病发狂。

治世竟先达,英材惟陆机。


秋闱况得意,复忆家林归。


落日江上别,凉风吹客衣。

青鞋布袜绿蓑衣,满目秋江白鸟飞。


小楫扁舟乘兴出,斜风细雨钓鱼归。


有间茅屋临苍巘,寻个樵夫上翠微。

高楼日日望元龙,禾黍离离闵故宫。


两地谩看千里月,五湖能借半帆风。


囊锥颖脱何难出,名纸毛生未肯通。

紫閤趋朝夕,彤庭直禁时。


内官调玉馔,中使奉珍奇。


绛节传宣近,雕盘馈食迟。

骚雅成幽赏,相依古树丛。


未论金谷胜,真与漆园同。


宦迹风云转,王程关塞通。

园中有亭沼,宦邸得幽栖。


曲折由人胜,深沉使客迷。


竹枝风外袅,莲叶雨中低。

要识为农苦,官园半亩禾。


有才知计远,无事阅书多。


童子琴樽待,山人杖屡过。

薄暮偶乘兴,开樽非预期。


野夫偏坐久,庭雀故飞迟。


地拔群松劲,天成片石奇。

淡天垂幂,见银盘转处,余烟收绿。
百尺飞楼闲倚久,仙桂时飘香粟。
皓鹤无声,金梧有影,寒气生华屋。

冰轮碾上,望山河影里,桂枝横绿。
零露侵人秋气重,渐觉玉楼生粟。
万里无云,碧天如水,冷浸黄金屋。

与君同庚复同里,四十五年才识尔。
相见翻怜在异乡,相亲顿觉如兄弟。
君家脊忘急难,我家堂前紫荆死。
曾照当年苜蓿盘,却于今夕动愁端。
浊醪何自供杯斝,灏气多应彻肺肝。
夜漏无声天阙迥,露华如水井梧寒。
秋来未省举杯频,却扫空山绝众宾。
寂历平林方陨叶,扶疏丹桂独生春。
天高地迥轮当午,露白星稀夜向晨。
积阴成久雨,浃日掩三辰。
吏已疲祈祷,天方杀怒嗔。
但愁云似墨,那顾月如银。
昔予丁丑冬,一月举二子。
节应嘉平初,相距越旬耳。
是时计父年,四十四龄始。
两逢佳节独登楼,一醉樽前拟并酬。
昨日黄华今更好,此宵明月胜中秋。
襟怀潇洒坐高亭,远近峰岚展画屏。
云谷无心争出岫,松根得地自生苓。
承欢桂子歌浓露,养志兰陔乐寿星。
大业喧传数省功,关心教育重文翁。
挥戈扼要元戎合,射策逢时九月通。
桃李阴多依北极,芙蓉生不怨东风。
迂拙原非军旅才,衔恩扶病又登台。
机宜赤崁曾亲授,报称丹忱未敢灰。
望冑三年群志洽,歌铙五月捷音来。
锦帆开浪逐霞飞,绅庶争迎颂德威。
皖豫叠经匡节钺,杭湖犹思驻旌旗。
民生多赖同甘苦,家计何心论瘠肥。
天河洗甲纪功年,嵩岳生申克靖边。
通籍鸿声齐望岱,迁乔骏业快移川。
七鲲旧属重回首,五虎新麾又永肩。
一室在山心,君栖背俗深。
四傍通古道,八面见平林。
禅有藏云穴,吟无碍月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