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大人先生盖老人也,不知姓字。
陈天地之始,言神农黄帝之事,昭然也;莫知其生年之数。
尝居苏门之山,故世或谓之闲。

乃翁犹旅殡,霜露几焄蒿。


日与清江逝,云连桂岭高。


时无郭元振,梦有令狐绹。

飘飘随晚浪,杯影入鸥群。


岸冻千船雪,岩阴一寺云。


夜灯江北见,寒磬水西闻。

联翩右史直西垣,旧墨螭头点未干。


自是退之平昔事,可须惭著进贤冠。

恭默谁聆金玉音,陶甄万物付无心。


君王好学真天意,忧国论思不厌深。

冠佩煌煌拱北辰,道人风骨自轩轩。


茯苓松下龟鼋老,须乞灵丹一粒吞。

天寒书殿晓班清,气爽仙盘瑞露零。


讲罢群公佩声散,一竿宫日转槐庭。

丈夫贫贱相看老,岁寒松柏同枯草。


发愤徒为风雅篇,羁怀又向燕云道。


云中地苦难为情,匹马萧萧事远征。

高才染翰五云中,役道登车揽辔同。


雏有一毛殊是凤,驹无千里不为骢。


名乌业已承家学,字犬文须命国工。

不敢更言别,师行随后归。


幢幡迁柳岸,童行返柴扉。


云覆庾公岭,香迎荔子矶。

白眉已见号贤良,兄弟双难孰可当。


先喜家声高建水,旋嗟逸足失孙阳。


极明霜月悬愁乐,如许归途有短长。

旌旗小队引朝官,白叟黄童也聚观。
我似仙人正骑虎,饥肠过午未朝餐。
庖人先去几多时,赖是先生惯忍饥。
扪腹只堪供一笑,穷途何事不差池。
卓哉全归子,离尘返冥极。
却观人世间,千载犹一息。
赠言在吾耳,风规良可则。
淮阴权奇士,髀肉老始消。
长眉已雪色,頩颜尚红潮。
朋游三数公,于焉共逍遥。
昔年恸哭地,古剑生铜花。
凄其怀故交,中情乱如麻。
仝彼盛壮时,缓辔扬轻挝。
贞居远人寰,屋老四山静。
一翁屹灵光,二季亦秀整。
晓闻枫林鼓,雨过邻墙杏。
望望鸾轩下玉台,仙城万里郁崔嵬。
山留紫诰神明卫,地拥黄云锦绣堆。
卷耳可谁同静一,螽斯长此藉栽培。
痴儿寸草是何心,泪拭衣痕旧线深。
绕遍北堂思笑语,碧空如水夜沉沉。
风木声悲入夜堂,兼葭含露月苍苍。
可怜寸寸孤儿念,不及凫雏在母傍。
一代高才孰比伦,不歆庑祀亦千春。
两朝革命怀孤愤,四海论交总逸民。
塞上风云惊王气,关中田宅爱秦人。
卧病三秋色,怀人五岳情。
凉飙吹梦起,啄雀唤愁生。
客返关中路,书传历下城。
瓜熟青门好去官,此身如系欲行难。
望随鸿雁春风北,梦绕庭闱夜月寒。
即是抱琴归栗里,未能骑马向长安。
先友何子明,曾此著潜夫。
朝见白云悦,夕与白云俱。
子明不可作,其人孔氏徒。
免魄何年掩少微,裴回马鬣涕频挥。
十年灯火人何在,一代文章事已非。
衰草含烟天漠漠,空林落叶雨霏霏。
伯鸾居庑下,元亮老篱边。
隐矣吴夫子,高风齐二贤。
赁舂常作客,采菊始归田。
已视荣名作等闲,辟书何事下松关。
葛巾野服朝天去,明月清风引杖还。
冠盖岂能羁白发,墓门犹喜对青山。
先友何子明,曾此著潜夫。
朝见白云悦,夕与白云俱。
子明不可作,其人孔氏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