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有酒招元亮,无浆馈子居。


何曾三不速,焉用一行书。


乞饮殊无分,干时不已疏。

潇湘一夜雨,湖海十年云。


相见皆成老,重逢便作分。


啼鹃春浩荡,回雁晓殷勤。

悬瓮山前境趣幽,邑人云是小瀛洲。


群峰环耸青螺髻,合涧中分碧玉流。


出洞神龙和雾起,淩波仙女弄珠游。

圣主当天运,诸侯述职归。


佩声辞禁阙,香霭散朝衣。


戒敕颁天语,生成显化机。

穷冬溯荆江,风急波涛怒。


张君一叶舟,追逐任掀舞。


时从古岸边,颇得班荆语。

七体雄篇推哲匠,千寻飞瀑下天台。


吟成好句敲推久,忘却危梁经过来。


蜡屐岂应遗雁宕,奚囊无计逐龙媒。

梦想西湖二十年,输君先我祖生鞭。


六桥花信供诗笔,四面山光上画船。


歌馆醉吟翻艳曲,精林来往悟真禅。

诗情偏重宦情轻,谁似杨家好弟兄。


风雅一门分鼎足,纵横七字筑长城。


逢僧说瀑眉毛冷,随地看山耳目清。

天柱坛前更讲闻,风云变化眼俱新。


还舟传意无传诀,服食惟应更入神。

回雁峰前逢使君,冲风冒雨来追云。


若非底事归期速,天柱坛前其讲闻。

北极分忧瞩,东瓯布惠和。


曾蒙倾盖分,偶得枉帆过。


郑驿非常速,融樽复几何。

分忧从汉殿,捧诏出萧墙。


路入三吴远,舟浮一水长。


诗题石门侧,梦彻斗城傍。

迅濑拖舟上,危梯蹑屐登。


山光翠欲滴,水气热如蒸。


路转藤萝暗,天开物象澄。

汝葬已在野,汝药尚在笥。


当时閟神功,事往一流涕。


神仙岂不死,海上多奇方。

闻说于蒐横,群行不畏驱。


公然入江市,半夜取韩卢。


委肉怜轻敌,防奸忆应呼。

平阳楼上重阳日,周览悲欢孰与期。
盛德不应无隐者,大豪宁复有屠儿。
未舒鸑鷟青天翼,难识珊瑚碧海枝。
霓裳昨宴西王母,嘹喨馀音尚遏云。
萱草又闻神女寿,菊花新谱硕人文。
相夫倜宕原多福,育子宁馨自不群。
景行堂前坐,从知别有天。
水流红叶外,山搁白云巅。
旧迹留桑梓,良时荐豆笾。
洞天久索寞,云霭空冥冥。
仙客知忘我,群真自效灵。
丹光嘘五色,神鸟见三青。
诚哉达不易,间亦世中稀。
古道久不作,狂歌安与归。
向平婚嫁未,康乐宦情微。
十载长愁信息稀,异乡相见复相违。
自惭堕地非千里,谁似冲天任一飞。
解带石边苍树合,升仙桥上好风微。
优诏将州任,视政才旬时。
田畯诉炎暵,坐虞多稼萎。
云将掉头去,波臣涸辙危。
一麾江海上,三载屈英豪。
秩满宜登最,民怀有大劳。
青山遮去辙,白日照征袍。
海县青郊外,归来借一廛。
自怜身计拙,喜得使君贤。
井食惟输税,丁差不费钱。
匡生善说诗,令人会解颐。
顾予得佳句,聊尔赞微辞。
飘逸惊鸿举,疏慵愧豹窥。
钟山巍巍兮,长江洋洋。
圣安监国兮,旋正位于南京。
内有史阁部之忠恳兮,外有黄靖国之守危疆。
燕京峨峨兮,易水悠悠。
思宗御极兮,大势横流。
皇赫斯怒兮,客魏虔刘。
潦倒山林已二毛,忽闻□□下衡茅。
祖宗积德幸多世,甥舅何妨共夺标。
柳拂祥光看虎榜,杏扶春色上云袍。
匡生善说诗,令人会解颐。
顾予得佳句,聊尔赞微辞。
飘逸惊鸿举,疏慵愧豹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