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谢玄晖殁吟声寝,郡阁寥寥笔砚闲。


无复新诗题壁上,虚教远岫列窗间。


忽惊歌雪今朝至,必恐文星昨夜还。

祖述贤人业,何因降互乡。


周公旧才美,夫子近文章。


逸气弥冲斗,雄源甚决潢。

早事太尉府,谬以才见论。


身作邑中吏,日陪丞相尊。


嵩山云外寺,伊水渡头村。

尝记论诗语,辞卑名亦沦。


宁从陶令野,不取孟郊新。


琢砾难希宝,嘘枯强费春。

白鹄出江渚,刷羽何鲜新。
志陵青霞端,欲饮天汉津。


清飙未我与,陂泽聊逡巡。

皇家骏命承苍穹,烝民之杰生维嵩。


圣贤会合若符契,坐致四海登熙隆。


三阶清平九鼎重,指麾拱揖安华戎。

剑山中断融为川,清江双流郁回旋。


沟塍阡陌粲如绣,香粳紫芋皆良田。


地灵物秀气淑美,由来衮衮生英贤。

圣俞精为诗,坚重比白玉。


至宝识之希,未必谐众目。


应辰仰高风,跂耸自西蜀。

榴花困雨不得红,溪荪浃露青烟丛。


明朝谁续五丝缕,新月初弯一线弓。


楚国神弦惜往誓,山中桂树思悲翁。

窅然于世何疏亲,我心寥忽如孤云。


独回一念依古德,寒灰微爇存炉薰。


天寒往叩寂寞宅,年来止酒将何欣。

久自沈冥远世情,虚劳琬琰表西京。


须弥顶上无文字,林虑山中有姓名。


咫尺蒲团天样阔,些微匣镜月同明。

隐豹斓斑不掩姿,环台琬琰有新辞。


共传邺下韩陵石,全压江东幼妇碑。


倚玉久应惭我秽,漱珠时复露君奇。

行卷初开喜欲狂,看来字字挟风霜。


那从帝子鸣銮玉,且学书生看屋梁。


忆旧明珰投汉渚,怜才清梦绕吴阊。

惟公之所存,致后协二典。


当入相天子,贤业遂大展。


万类随坯陶,四时无盭舛。

自昔周旦死,珍凤閟空峦。


民斯未尝见,犹取图象观。


况彼圣人没,众说纷无端。

静坐义规三易古,焚香蓍布六爻灵。


反身修德前贤意,莫把穷通叩杳冥。

至日为客昔人叹,况乃客次在斋宫。
斋宫所寓有火禁,冰食霜寝多凄风。
丰屋高悬日不到,未信一阳生是中。
结交愁忆少年场,无计能疏鬓上苍。
旧国莫忘三户在,东篱犹挺一枝强。
多情笔砚真催老,万劫图书孰补亡。
爱君标格碧峰清,为辍床头竹叶瓶。
想得醉馀锋颖健,群鹅端欲博黄庭。
石瘦兰馨入骨寒,笔端往往带儒酸。
河阳桃李春风满,此段烦君更画看。
呖呖书声度碧疏,秋风座席草堂居。
事关名教非无补,乐在吾心只自如。
投老肯为三语掾,迕时宁草万言书。
佳筵放舸傍渔矶,解佩芳洲此会稀。
槎泛似从天汉去,兰薰疑自洛川归。
凭将绿水开耆社,为采玄芝赠宓妃。
榕水初晴涨合流,相将鼓棹绿蘋洲。
采花蝶傍新枝戏,听曲鱼依浅濑游。
老去健姿同野鹤,闲来逸性狎江鸥。
残年如寄让先归,少待黄泉有见时。
岁岁相望艰一面,只将死别当生离。
淩寒双竹倏中分,转自裁哀释主廑。
闲门尽日补烟萝,竹里逢君有啸歌。
一卷诗才传白雪,三春客又渡黄河。
风归禹甸山川丽,路入梁园词赋多。
此事辟如作画然,得意乃在笔墨先。
龙晴一点却飞去,金针欲渡何由缘。
道子之笔项容墨,尚闻洪谷讥其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