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竹里行厨洗玉盘,花边立马簇金鞍。


非关使者徵求急,自识将军礼数宽。


百年地辟柴门迥,五月江深草阁寒。

仲夏斋戒月,三旬断腥膻。


自觉心骨爽,行起身翩翩。


始知绝粒人,四体更轻便。

腥血与荤蔬,停来一月馀。


肌肤虽瘦损,方寸任清虚。


体适通宵坐,头慵隔日梳。

南陌东阡自在身,一年节物几番新。


鲥鱼出后莺花闹,梅子熟时风雨频。


冠盖敢同修禊客,桑麻不减避秦人。

旱苗垂槁叹何堪,大雨谁知变立谈。


翠麓青林吞欲尽,恶风白浪战方酣。


江翻龟窟连云泽,雷挟龙腥起雪潭。

尝读高士传,最嘉陶徵君。


日耽田园趣,自谓羲皇人。


予复何为者,栖栖徒问津。

名俊出天然,字近曹娥碑格。
何以报他纨扇,馈一筐梅实。


平江暮雨太酸生,江上黯行色。

阳气溟蒙九地来,经春涉夏始闻雷。


麦禾此去或可望,桃李向来谁使开。


号令迍邅人共怪,阴阳颠倒物应猜。

雷响风仍急,人归鸟亦还。


乱云方至水,骤雨已喧山。


田鼠依林上,池鱼戏草间。

春冻消时种两芽,南风薰日见孤花。


先开必自陶钧力,且合归功丞相家。

云间赵盾益可畏,渊底武侯方熟眠。


若无一雨为施泽,直恐三伏便欲然。


算商酤酒有底急,束带坐曹真欲颠。

盛夏挟骄阳,于以搆炎熯。


歊尘坌天盖,烈御煽云汉。


稻颖茁然秀,涸流不胜灌。

闲身何所事,诗外别无心。


但见独危坐,焉知长苦吟。


兵戈生长老,梦幻去来今。

幽居少四邻,长日属闲人。


石气常蒸雾,莺声不改春。


子钱偿未已,卯酒醉何频。

细酌浮菖酒,闲吟树蕙文。


卖符羞米贼,采药按桐君。


壬日近梅溽,午风生草薰。

南风吹密树,古屋隐林隈。


卷画防梅雨,镌诗惜石苔。


医书邻叟借,庵记野僧催。

弃置乾坤事,归休水竹居。


不因徵急债,尽可读残书。


齑糁畬田粟,姜羹石涧鱼。

劲瘦元弘博,凄酸忽壮豪。


为诗兼众体,此事属吾曹。


俗学三书虎,雄心六钓鳌。

菜梜朝酲后,茶瓯午困前。


入帘禽避弹,升灶蚁求膻。


观物因多感,谋生各务全。

息担秋云季,扶犁夏欲中。


园林初畏日,里巷只雌风。


饼粥悭鱐脯,醯盐劣韭葱。

园林夏宜晓,叶叶溜晴光。


此地吾能净,非天独肯凉。


汲泉看马饮,刬草免蛇藏。

暑月忆寒月,老身兼病身。


簟谁分长物,酒并缺贤人。


山市冰难致,家园蒜自珍。

霢霂无人见,芭蕉报客闻。


润能添砚滴,细欲乱炉薰。


竹树惊秋半,衾裯惬夜分。

长怅浮云点太清,只今何许问天晴。


浑怜短夜相催下,不放孤光自在明。


幸与高楼通远览,未劳残烛更前行。

初阳鸣仓庚,仲夏气清淑。


东风荡平芜,如剪湖水绿。


微流萦客骑,远饷附村犊。

一水逐潮回,临流泛羽杯。


玉珂花底散,银管柳边开。


六箸仙人戏,双钩草圣才。

鸣蝉一一在高梧,含吐凉飕响不孤。


烟水人同凫藻得,风流地似柳桥无。


酒因伏日调冰液,花为炎天隐玉壶。

定知归阙下,陶侃上螺杯。


大禹阴能惜,长沙业自开。


终资高宝力,早识太真才。

野饮当凫藻,芙蕖叶作杯。


天光穿水出,人气逼花开。


孝友能为政,沈冥亦见才。

花宫能避暑,即是习池杯。


张仲京华上,山公燕喜开。


地增香浦胜,朝待柏梁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