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头白江南醉司马,宽心时复唤殷兄。


寒潮不应淮无信,客路相随月有情。


未许低头拜东野,徒言饮酒胜公荣。

猗欤侍中,远祖弥芳。
公高建业,佐武伐商。


爵同齐鲁,邦祀绝亡。

近从新谱识枭卢,拟唤安阳旧博徒。


只恐分阴闲过了,更教人诮牧猪奴。

篱菊斑斑半吐黄,沜中又报紫萸香。


装成令节秋还晚,撩得高情老更狂。


载酒极知乖胜践,沾衣却免叹斜阳。

店舍烟火寒,尘沙亭堠远。


嫣红糁芸绿,春事亦已晚。


年芳去踆踆,江水来衮衮。

竹深淮寺雪萧骚,一壁寒灯伴寂寥。


瘦尽骨毛终騕袅,蚀来锋刃转豪曹。


宦情冷落诗中见,谈态轩昂酒后高。

早年初问法,因悟目中花。


忽值胡雏起,芟夷如乱麻。


脱身投彼岸,吊影念生涯。

吾乡南渡有儒真,二百年来两绝伦。


继圣乾淳绵道统,代言炎绍冠词臣。


紫阳山可搜遗老,白玉堂堪踵后尘。

山中之朝,有溪可瓢。


饮我之水,亦逍以遥。


山中之暮,岂不风雨。

怀土昔人志,伤时此日心。


长江霜潦净,故国莫烟深。


访古多遗恨,凭栏更独吟。

君在镜湖西畔住,四明山下莫经春。


门前几个采莲女,欲泊莲舟无主人。

汉水暂依刘,秦川忆旧游。
别离悲两地,词赋擅千秋。
去国人同远,行云客共浮。
公子跌宕士,作赋窥才雄。
刘表不解用,遗之归曹公。
君看大厦就,得无资众工。
早年通籍苍龙阙,近日移家仙掌峰。
方朔上书殊未报,平津开阁杳难逢。
骚人章句多怀古,陶令田园且养慵。
世路间关迥不同,生涯淡薄砚池中。
买蓑去伴玄真子,著句来违黄石公。
虽慰晓猿兼夜鹤,却嗟社燕与秋鸿。
倦走南州与北州,竹篱茅舍足清幽。
但教有酒名从事,何必为官见督邮。
谢友寄诗通间阔,拂笺泚笔细赓酬。
连朝飞雪满山城,恰负人言雪易晴。
梅顿添肥香不减,竹虽暂屈节还清。
闭门僵卧嗟寒士,煮水烹茶任巨卿。

天遣冯夷剪水飞,拿空万木冻龙痴。

寒思坡老玉楼句,清想刘叉冰柱诗。

谩拥地炉然竹火,更垂纸帐当罗帷。

官居鼎鼐只儒酸,雅淡襟期耐岁寒。
拂袖乘箕天上去,斑斑青史后人看。
两字清忠帝衮褒,都缘稳把济川篙。
后来诸老多成败,何似先生勇退高。
昔读登楼作,爱敬公子风。
今来使荆楚,始得观遐踪。
层搆依古堞,巀嶪临崇墉。
国家全盛似金瓯,江汉澄清控上游。
帝子几时临北渚,庾公何处倚南楼。
云来巫峡祠空在,霜落荆门树自稠。
漂泊依刘日,悲凉作赋年。
无家浮汉水,有客忆秦川。
乡国浮云外,江湖落雁前。
道山千尺本仙居,上有孤亭接太虚。
坐倚松篁频却盖,行过岩岫久停车。
洞疑大酉鸿蒙外,石似天丁斧凿馀。
江左风流汉署郎,高楼邀客说干将。
名高绣虎题双管,书就雕龙满几囊。
山色尽疑连宛邓,溪声犹似挟沮漳。
仲宣徙倚思归后,又复谁传独步名。
自昔城闉虽尚在,至今波浪未尝平。
半规赤日沈荒渚,一缕黄烟起废城。
飘零千古意,词客望秦川。
乱世何如此,登楼空复然。
浮萍逢落日,远雁下寒烟。
指点层云气可干,官身浩叹不如闲。
几回落日诗怀古,一半春风酒破悭。
许我婆娑从白发,于人妩媚有青山。
玉龙飞下残鳞,千岩万壑皆填委。
乾坤一色,不知身隔,蓬莱几里。
疑是瑶英,盛开元圃,被风敲碎。
我来自东吴,万里赴西蜀。
道经江陵县,故旧延我宿。
置酒城南楼,殷勤慰飘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