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幕府重来老令威,山川良是昔人非。


痴儿已遣了官事,伏日元知当早归。


避热幽花房自敛,迎秋高树叶先飞。

徐生纯明白玉璞,焦子皎洁寒泉冰。


清光莹尔互辉映,当暑自可消炎蒸。


平湖绿波涨渺渺,高榭古木阴层层。

北园数亩官墙下,嗟我官居如传舍。


滹沱北渡马踏冰,西山病归花已谢。


落英不见空绕树,细草初长犹可藉。

九衢三伏涨黄尘,病发萧萧挂葛巾。


正好关门消永日,可堪曳履见时人。


惊风梧叶常疑雨,窥户薇花不是春。

何言避徂暑,清宴水轩闲。


竹气阴池凤,云峰照衮山。


玳簪方映座,彩服亦承颜。

日色若炎火,正当三伏时。


盘冰赐近臣,络绎中使驰。


莹澈肖水玉,凛气侵人肌。

伏日每苦热,古来亡事侵。


尝闻东方朔,割肉趋庭阴。


百职当早罢,将畏赫日临。

屋山竹树带疏蝉,净扫风轩散发眠。


老子平生无长物,陶诗一卷枕屏边。

盛阳金气伏,华宇玉樽开。


真率除烦礼,耆英集上才。


炎蒸疑远避,流景忘西颓。

幽人短梦不终宵,起步星河望泬寥。


缺月低檐鸡一唱,露华秋色满芭蕉。

火云如山暑雨歇,天地炉烘三伏月。


玉皇教散阆苑冰,斫开北陆琼瑰窟。


峨峨贮向瑶花合,分命中官赐黄閤。

移床拖簟就南轩,门掩闲坊半树蝉。


多病形容唯有骨,食贫生计旋无钱。


掖垣已忝年深直,朝谒终妨日晏眠。

大火方燥石,停云昼亦收。


将从赏心侣,寸景难远游。


拥几苦炎伏,出门望汀洲。

朱火弥清昼,凉宵候久晴。


光摇千嶂迥,风定片云轻。


老病从欹枕,交游忆耦耕。

避暑惟须饮,相邀向水涯。


东方难割肉,河朔且浮瓜。


葵扇摇明月,桃笙布浅沙。

去年中伏在南园,同听清泉引绿樽。


今日诸君又高会,独嗟移疾卧西轩。

暑阁含风暮,林亭透日疏。


俯池闲白羽,把酒跃金鱼。


兴触山花发,心同水叶舒。

养寂为园卧,寻幽当暑过。


林深得日薄,地静觉蝉多。


旧业元粳稻,新亭复薜萝。

郑门古城曲,小筑成幽园。


为厌朝簪扰,兼辞人境喧。


矮堂交杂树,炎日驻游轩。

树色寒文簟,池光隐玉壶。


敞筵真不暑,爱客忽忘晡。


乌返争栖柏,鱼欢自戏蒲。

朝日出东北,青云散朱晖。


坚金为之铄,信此庚气微。


吾子善闭关,今何冒炎威。

炎天过小雨,伏日生微凉。


新亭会僚友,故事开壶觞。


泉汲卧龙乳,茶烹团凤香。

伏日何处游,危亭阴清樾。


十客同我登,诗兴浩然发。


四檐山在眼,奚用更拄笏。

去岁鄱阳四望亭,题分十二志同登。


眼中忽见天边月,不谓天边是固陵。

瑞白堂虚冰雪凝,散为珠玉洗炎蒸。


诙谐未效东方朔,赋咏聊追杜少陵。

广文官冷酒钱空,平日清樽一笑同。


苦忆车公来座上,翻成王老隐墙东。


定中示病应非病,诗里能穷有底穷。

未晓雨先骤,过朝风更鲜。


谁知初伏日,全是早秋天。


洗盏尝新酒,临池摘嫩莲。

水绿平池,又柳疏蝉断,花亸莺娇。
四檐鸣玉,急响入芭蕉。
未落银床一叶,甚秋色、西来如潮。
池馆幽深带薜萝。
跳珠鸣玉晚凉多。
湿来莺背一痕梭。
赐肉归来命支生,共惊至日已三庚。
巧遮畏景槐阴重,轻送微凉竹影情。
坐局阻陪河朔饮,交锋空想汝南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