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我家扶桑下,日日见东君。
遗我紫琼花,风吹落白云。


白云泱漭起南海,蓬莱宫阙须臾改。

老竹叶稀多秃枝,新竹碧润含幽姿。


箨中龙子振春蛰,突出雷雨头参差。


旁蹲怪石石罅裂,裂处恍惚疑龙穴。

禹穴徵前史,龙门访隐书。


相携如故里,失喜问吾庐。


此日登山屐,他年下泽车。

十载江湖客,重来霜鬓侵。


事如春昼梦,山似故人心。


步屧攀崭绝,移舟出窈深。

老人年六十,生理常刺促。


归无一棱田,此事乱心曲。


妻孥渺相望,幼稚炯在目。

海门山边初落潮,西兴渡口浪痕高。


渺渺目乱翻云涛,心识不语迎归桡。


江亭晚日风萧骚,轧哑鸣橹相向摇。

葱笼秀拥秦山落,尽日春风吹岭脚。


朝来领略到窗几,谁遣虚空出阿阁。


南台御史去天近,身与孤云生两角。

对酒休悲落木秋,霜花犹足当传筹。


每怜别赋空多感,晚信离骚并是忧。


盏底圣贤何足论,眼中泾渭正争流。

鉴湖列嶂自天开,云色岚光入酒杯。


忽遣同游有陶谢,故应交契拟陈雷。


他乡日日典衣醉,公事时时牵马来。

故山畴昔奉英游,老去功名失路头。


江海一官如许冷,田园三载不知秋。


谢公塘外千峰紫,何楷庐边一径幽。

清晓传呼振戟衣,泮林云日炫旌旗。


风尘贴妥投戈后,色笑雍容劝学时。


先世流芳今有继,圣衷图旧正畴咨。

江东名郡古无双,处处青山照玉缸。


竹箭一流明客枕,芙蓉两岸夹船窗。


清猿夏断稽山庙,急雨朝平孝女江。

骥足小千里,鹏飞搏九州。
唯应星轺使,得以穷周游。


騑騑四牡今何往,秦汉山川古风壤。

两仪未肇判,此理已具存。


动静机一施,阴阳自此分。


两仪有定位,阴阳互为根。

鹰隼羞逐巢上雏,骐骝耻随厩中驹。


由来俊迈恶羁絷,子独三年留上都。


江南秋风鲈鱼美,庖鲙炊粳东入吴。

刘生大梁客,五十耻独醒。


观书泛为通,不肯明一经。


壮岁怀慷慨,边游忍伶仃。

我有谢公志,游山好名山。
尝时把酒醉风景,此心遂与烟云闲。


君游剡水春未还,东山石磴穷登攀。

牙璋旧制此能存,铭刻昭昭汉后元。


太守未惭司马徇,未信左契不虚言。

国家往往艰难中,搢绅节义扫地空。
靖康有一忠悯公,建炎独有唐侯忠。


唐侯爵位何曾隆,身居行伍侪罴熊。

畴昔相知似弟昆,那知半世死生分。


无缘更饮杯中物,想见能修地下文。


有愧乘车葬元伯,仅同解剑吊徐君。

望秦秦望山苍苍,未秋先作归意浓。


三山深处孟园好,松菊恨君归不早。


拂衣高举追冥鸿,不将诗别乖崖翁。

我昔尝读黄绢碑,长叹越国无男儿。


孰知种山山下水,千载有此一段奇。


呜呼哀哉蔡孝子,风烈远过恢与羁。

安定先生贤矣哉,一时高第俱英材。
诜然达者播廊庙,贫贱亦足光蓬莱。


会稽吴君更超绝,至今士子犹能说。

越王兵败已山栖,岂望全生出会稽。


何事夫差无远虑,更开罗网放鲸鲵。

稽山碧湖上,势入东溟尽。


烟景昼清明,九峰争隐嶙。


望中厌朱绂,俗内探玄牝。

夕阳行色怅孤蓬,大海家林挂树丛。


芳草不堪吴塞绿,飞花犹恋越台红。


相看游子悲春尽,何限才人泣路穷。

风雪离人下灞桥,长歌不断董娇娆。


梅花两岸清溪色,船到西兴正落潮。

问水看山兴未涯,十年瓢笠寄烟霞。


青鞋夜宿云门寺,好趁千峰向若耶。

大府征西接上材,参差飞诏出蓬莱。


金华石室双仙去,玉洞天台二女来。


月色微茫方广寺,日光浮动妙高台。

皂盖翩褼越海头,当年椽笔照龙楼。


琅琊山水词臣醉,天姥云霞赋客游。


黄绢色丝时想像,青鞋布袜暂淹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