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秀骨青松不老,新词玉佩相磨。
灵槎准拟泛银河,剩摘天星几个。

奠枕楼头风月,驻春亭上笙歌。

敧帽垂鞭送客回。
小桥流水一枝梅。
衰病逢春都不记。

万里归来无苜蓿,扁舟共载两猿君。


今日送君向何处,黄鹤山中多白云。

北苑春风小凤团。
炎州沈水胜龙涎。
殷勤送与绣衣仙。

百花开后。
一朵疑堆绣。
绝色年年常似旧。

旌幢车骑满沙头,鼓吹喧繁画鹢浮。


十里罗纨光照地,千家帘幕远临流。


觞随洛水周公事,月映凤楼裴相游。

絮狂飞作团,梅小不多酸。


共惜春馀好,更穷今日欢。


清流入花底,翠岭出林端。

将军卷金甲,独卧嵩山阿。


千金买蛾眉,昼夜饮且歌。


时平武库锁,赂买戎狄和。

好水不厌阔,好风不厌凉。


况有十顷荷,荷风媚波光。


主人昔谓余,此境不可忘。

夜雨虚檐响彻明,地蒸衣润欲生云。


想君渚路频回首,我亦书窗倍忆君。

浓碧抟枝,柔黄衬紫,独殿春风。
菡萏轻盈,甘瓜馥郁,叶萼相重。


人生一笑难同。

南海扶胥口,洪波万里长。
蓬壶东望近,隔岸即扶桑。


扶桑高拂天门晓,天鸡唤起圆罗耀。

君不见白云东去接罗浮,白云之下蒲涧幽。
石上仙灵护九节,安期驾鹤常来游。


秦皇汉武岂不贵,方士远遣终难求。

陈薛非卿监,赵罗真吏兵。


殿中尤给事,馆下范先生。


六士书难作,千怀子代倾。

子合居官久,今方得隽迟。


我侬非不早,老去亦何为。


冰玉相辉处,科名未是奇。

分原内史界,世系出苍姬。


修贡长沙国,文章似楚辞。


堵墙看献赋,旗影照题诗。

客来说刘翁,嵩山跨黄犊。
青衣二双鬟,颜色若明玉。


手携绿牙笛,随轩奏新曲。

松荒菊老嵩山秋,翁将归兮邈难留。
幅巾短袖骑黄牛,翛然自作山中游。


山中游,谁与伴,两姬窈窕吹牙管。

杖藜欲往叹涂穷,赖有林庐寓此翁。
日暮凭栏看涌月,夜凉开牖濯清风。
浮沉直拟群鸥鹭,冷暖安能效燕鸿。
少日为僚古乐成,一时共喜得豪英。
盍簪便有功名志,倾盖曾无世俗情。
回想旧游如昨梦,顿成尘迹负平生。
高情爽气薄云天,洒落真如晋七贤。
笔下虫鱼元自得,胸中丘壑更依然。
风流已足追千载,寿考胡为不百年。
生来洁白本无瑕,剪雪裁冰擅一家。
堪叹俗流刚点涴,故将水墨写梅花。
才见梅花喜溢眉,无声诗索有声诗。
自从即墨移来种,莫辨南枝与北枝。
今朝自赏家园花,浓艳繁英粗可夸。
外监上坡俱不至,紫园仙客共烹茶。
君自山中来,熟见山中事。
我亦山中人,素怀归山志。
切望青牛车,细问归山计。
大小钵囊花色好,不知得似此间无。
玉华峰下应频赏,绮里园中是饮徒。
片石长松时下有,青山绿水觉来无。
姚黄赏尽东归去,六六峰前会酒徒。
都下灯前别酒阑,我归江国子闽关。
鲤鱼不赐书来去,蝴蝶犹将梦往还。
抵掌伊吾灰壮志,折腰彭泽汗衰颜。
解官赴调出临川,倒指侵寻十二年。
文学背时招白眼,功名迂路得华颠。
胸中要与天相似,分内姑安理自然。
老松古柏争清劲,社稷元勋李文正。
风流千古照人寒,家有白眉声益振。
十年游宦落穷山,妾无衣帛日号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