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襄汉扬波日,江湖避地时。


行行随老母,处处礼名师。


云水元无住,风尘信所之。

烟装恣冥览,浪迹拟云孤。
地迥栖金寺,天春弄玉壶。
闭门常卧岛,伏槛日临湖。
破壁题名满,往还如置邮。
山河万里道,车马片时休。
白日初腾晓,凉蝉已唤秋。
日入众山悄,谷禽时一鸣。
闲房留半榻,明月上初更。
云去天无迹,风来树有声。
望佛佛犹卧,还寻旧路回。
野禽随上下,流水亦潆洄。
来处云何在,归途日已颓。
松窗雕槛外,日日下朝暾。
一榻空今古,深山冷梦魂。
云阴侵座湿,鸟语入林昏。
大千同一梦,佛卧亦何因。
恍接无言教,旋多有累身。
霜蛩鸣晚砌,风箨坠寒筠。
云霞随过客,泉石绕香台。
大块梦谁觉,空王睡不回。
野花开欲歇,溪鸟去还来。
我来寻眺听,慈眼自朦胧。
顿觉见闻寂,真教色相空。
虚窗通远翠,高树下秋风。
云起从遮簟,风来任落花。
溪光摇户牖,山色浸袈裟。
一入希夷境,金消世俗哗。
西风吹杖履,来往亦无端。
山色飞晴翠,钟声过远滩。
鹤巢双树老,鹿径一僧寒。
虚空天地外,清冷对金仙。
已证真三昧,应参不二禅。
尘劳何所得,登眺忽茫然。
回合连千障,谽谺豁两门。
地幽春自老,云护昼长昏。
细路纡吟屐,浮岚袭酒尊。
绝磴扳缘上,凭虚得大观。
振衣翔物表,决眦入云端。
日落乡心碎,天空剑气寒。
小尽登山兴,来投古寺深。
乱云迷鹫岭,清昼发鲸音。
世事真同幻,霜华渐上簪。
缥缈罗浮境,虚明小有天。
低枝横挂月,古石暗生烟。
地迥尘喧隔,名标世代传。
雅爱名山胜,春游惜未曾。
幽怀渺何已,倦足尚堪登。
欲问无生偈,还寻出世僧。
衔命出西郊,散步东林下。
凉飙肃高秋,物色净堪把。
慈云归晚岫,慧日低平野。
别院对回廊,修门锁花木。
无人自开谢,虚堂满芬馥。
清风不须呼,翛然在深竹。
偶来游佛刹,政值早秋时。
隔竹闻疏磬,荒苔翳旧碑。
道人留古画,阁老有雄词。
尧桀从来两不知,纷纷鹰隼莫相疑。
轻阴日暮皆闲事,卧到山红涧碧时。
清谈法律自纷纶,门户区区有屈伸。
鱼鳖蛟龙同一鬨,岂知东海已扬尘。
西来宛马镇相寻,苜蓿葡萄极望深。
清绝晓钟仙杖句,无人解作蓼花吟。
广寒重到恐荒凉,画柱津桥字数行。
莫唱伊凉天宝曲,汉家今已失河湟。
故事承平有典型,梨园白发尚娉婷。
秦关夜夜淋铃雨,翻作南巡旧曲听。
金椎故道祖龙经,双鹤归来似旧青。
空见阿房三月火,至今佛梦不曾醒。
浮云挟山山不移,崭然山碧无云时。
纷红骇绿塞涧户,岁寒特厉青松枝。
城南鼓钟若唤客,数来见佛低双眉。
绿筱寒松小翠微,鱼声寂寂鼓声稀。
山头远见龟屏出,海峤谁迁石笋归。
欲得鬼神添岭桧,却愁风雨断天衣。
内阁临边贵,銮坡主席优。
赋诗嘉赵孟,载酒饯韩侯。
何幸江城守,容陪禁序游。
迢迢北城外,中有欢喜园。
梵诵寂无响,松风寒到门。
山僧扫磐石,野客开清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