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酒群花队,攀得短辕折。


谁怜故山归梦,千里莼羹滑。


便整松江一棹,点检能言鸭。

连持使节历专城,独贺崔侯最庆荣。


乌府一抛霜简去,朱轮四从板舆行。


发时止许沙鸥送,到日方乘竹马迎。

初绾同心结尚松,那堪波浪度江风。


华堂一入姑亲道,新妇扬州芍药红。

茂陵少年白面郎,手携五弦望八荒。


攲帆侧柁转天末,瞿塘滟滪一苇航。


向来问字识扬子,年未二十如老苍。

圣朝无事九卿闲,蔼蔼东门彩服还。


旧日高名齐汲郑,今朝至行似曾颜。


更怜霜鬓垂玄发,犹恨深居远旧山。

昔钓城下水,今来十八年。


居人几能在,里巷独依然。


手种成乔木,躬耕有废田。

风土乐荆楚,尘埃倦都洛。


东游欣邂逅,勿复惊离索。


尚悔不同舟,令人惭李郭。

养亲方解郡,奉使又还家。


远岫乡关近,前旌父老遮。


挥金贫自愧,舞彩喜仍夸。

博学登庸岂等闲,为亲捧檄为亲还。
阙廷久恋心逾赤,江海重逄鬓欲斑。
日丽凤台辞禁苑,云连雁荡认家山。
丹凤翩翩五彩衣,也随计吏上京畿。
十年便可从师学,千里还应念母归。
水驿行经春草绿,天门朝罢雪花飞。
晓陪鹤驾觐龙旗,忽报承恩奉母归。
拜命五花金作诰,还乡千里锦为衣。
太行日上云初起,汾水秋高雁正飞。
中宵八九梦亲闱,笑逐儿童戏彩衣。
起觉片身犹逆旅,化为双泪落征衣。
祇嗟轻逐孤蓬转,安得争先去鸟飞。
身世几何长百忧,尘埃相望转悠悠。
移尊稍欲临池饮,眼看波涛泪亦流。
雾露星轺湿,尘埃羽檄驰。
君王非好武,天下合防危。
乐事难并合,浮生易别离。
华省仙裾此暂分,重闱彩服曳烟氛。
相将杖履随黄叶,宁复川原感白云。
计日湘鱼供美馔,何时衡雁寄高文。
梦断丹青指不弹,疏慵关涉事无端。
宁亲造次容诸子,驳檄分明罪小官。
乌鸟私情林谷远,圣明恩意海天宽。
喜著莱衣侍越吟,觉来犹未脱朝簪。
五更霜月到家梦,十载风尘为客心。
山远秭归啼更苦,海干精卫恨犹深。
剡中李白题诗处,我昔因之访隐君。
天姥树低山似渚,曹娥潮上水如云。
怀人夜雪孤舟远,送子秋风一雁闻。
忆昨南游日,今馀二十年。
扶舆潘母健,举案孟光贤。
远宦徒劳耳,重来倍怆然。
淡云晓葱茏,野水清可揭。
山明草木秀,使里见琐细。
人闲境愈静,地暖春先逝。
早识梁松拜,居成潘岳游。
一年归雁雨,四月落花秋。
溪味凉供酒,山声昼入舟。
新从帝里冠裳会,远赴亲闱定省来。
绿鬓喜沾朝命早,斑衣全仗旅怀开。
梯航正入中邦赋,裘马齐荣上国回。
粤藤玉板泽于脂,歙婺隃糜理胜犀。
归日锦囊诗几许,七闽当有数千题。
泉南南浦是南溟,瘴雾熏人不用醒。
想对文书搔首罢,刺桐花下学兰亭。
梅雨晴时荔子丹,绛囊青幄共檀栾。
按图读谱尝珍品,大胜关西苜蓿盘。
解知身世两鸿毛,肯羡一钩连六鳌。
有口惟宜醉醇酒,时时痛饮读离骚。
看罢吴山看越山,一帆千里玩风澜。
令人颇忆羊裘老,为钓桐庐七里滩。
君房言语妙知名,元凯春秋癖已成。
作者风流公莫让,要令江海听文鸣。
卷中识尽古来人,笔下文章日日新。
万里从亲海边县,要令南国见麒麟。
瓯闽接壤气多同,只恐泉南有飓风。
撅虹见时定翻海,御寒裘褐要重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