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夕风庭叶落,谁见此时情。


不作关河梦,空闻砧杵声。


会须求至理,何必叹无成。

都城分别后,海峤梦魂迷。


吟兴疏烟月,边情起鼓鼙。


戍旗风飐小,营柳雾笼低。

咫尺风骚客,难谐面继酬。


相思对烟雨,一雁下汀洲。


花影谁家坞,笛声何处楼?


支筇朗吟罢,搔首独迟留。

空中纷霏谁剪水,夜半天窗明蜡纸。


天将奇宝借词客,使酒驱诗难但已。


红炉活火然松明,闲施博局呼明琼。

门似柴桑画亦关,歘惊阊阖堕人寰。


郊原那异熬波海,垄阜浑疑聚米山。


望远恨无楼百尺,逃寒阻共屋三间。

偶兹穷腊憩乡关,无蒂花飞遍海寰。


粉饰门闱疑省户,云屯观阙想神山。


飘狂不绝三冬里,积厚遥追二纪间。

从此何忧家事关,明年粒米厌区寰。


腰青不见飞花女,头白先看对面山。


弦冻未应停绿绮,胶彊仍喜彀黄间。

排寒聊与酒交关,呈瑞应先自帝寰。


初见同云迷六幕,渐惊飞鸟绝千山。


知酬素景风尘外,坐隔清游咫尺间。

风撼柴门夜不关,黎明琼玉遍人寰。


举头寒掩东隅日,纵目高疑西域山。


朝路昔宁飘袂上,禅房今喜点炉间。

葛帔练裙一散仙,亲携畚锸道蒙泉。


滥觞初见开微溜,中准终能作止渊。


栖亩稻秧滋菶菶,入池藕叶泛田田。

久向岩廊侍禹汤,归身丘壑兴尤长。


东阡方幸陪游乐,南浦难轻送别伤。


欲以中经咨诂训,更将奇字问偏旁。

桐川旧传七里濑,洛宅仍夸八节滩。


楼耸桥横堕波影,未应能胜此山间。

君不见兵火连年扰江汉,一介荩臣无断断。
列城守将遁或降,那得捐躯颜与段。


鏖兵喋血八年间,西失平夏北折兰。

一真那有黑白业,佛橐枉用为书箧。


人人反照自图成,说甚一花开五叶。


了无结习便超脱,因有挂碍生怖慑。

谷口之孙材刃铦,如针处囊立见尖。


平生苦心在坟索,入月犹未高骑蟾。


若嫌寿史六十五,论次未必三长兼。

北门学士居新卜,南海使君家在中。


更有娇云兼健水,吾邦从此冠玲珑。

公退萧闲闭息深,从来县谱用山阴。


威棱少霁髯垂几,才韵频将笔捶琴。


取急卧家聊小憩,捧符还郡却幽寻。

五十之年岁又开,劾归不勇尚徘徊。


家徒四壁谢金埒,第乏一区惭玉杯。


彊欲安心师达磨,懒谈真我类投灰。

新稻翻匙羹芋魁,殷勤重客肯相陪。


醉归已彻重城漏,睡起应寻十日杯。


欲得杜康连榼至,因令毛颖寄辞来。

少年时、青溪九曲,画船曾记游冶。
绋纚维处闻箫管,多在柳堤月榭。
朝复夜。

石头城、寒潮来去,壮怀何处淘洗。
酒旗摇扬神鸦散,休问猘儿狮子。
南北史。

凭渠百步穿杨手。
七札难穿犀甲透。
众心无异筑坚城,儿戏安能知细柳。

寂寂莺辞故苑,凄凄蛩诉高秋。
梧桐院静独登楼。
徐书鸿北向,照影月西流。

秉烛浑如素约,一夕宽愁旅。
垂老天涯涕泪,拚逐风萍浪梗,来看朝云暮雨。
流光似水,尊酒相逢几度。

为郡临瓯越,云泉兴未乖。


欢谣乏襦裤,归思满荆柴。


偶遂丰年望,潜将乐土偕。

瓜熟东湖日,长怀别故人。


忽传舟楫近,先寄墨题新。


远候轻千里,幽居少四邻。

仙女石前愁日晡,松林风急鸟争呼。


谁传天上瑶华曲,惊倒花间碧玉壶。

望月上西楼,纤纤白玉钩。


晚山檐外出,秋水席边流。


还乡初握手,恋阙屡回头。

小作寻春漫浪游,君来不得事攀留。


青青杨柳王摩诘,艳艳桃花皮日休。

想见北岩云锦堆,野花如雪照人开。


云峰寺里啼莺早,定约清明载酒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