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瀛登湘渡偶皆同,一了乾坤此两翁。


前后身吾虽未信,俱遭权孽肆奸凶。

投荒弥远凶徒炽,出督清之狡计行。


得柄欺君例如此,国亡徒剩正人名。

汉唐台阁画功臣,何似宣尼从祀人。


欲绘两贤继张吕,临邛魏老建安真。

登门四十九年多,细读公书百遍过。


今岁摘抄靖州作,遁翁堪配不传轲。

天地干戈阻,门生合会丧。


谓传和相钵,有腼陆公庄。


衰钝辜陶冶,危疑去庙廊。

病笃辞台席,明年遂失襄。


少容公展布,岂遽国危亡。


此老为微子,吾君类偃王。

四载咸淳相,艰哉去国情。


极知几事密,或遂好谋成。


董卓徵荀爽,陈桓免晏婴。

大别登秋兴,南楼望战尘。


兴亡元有数,生死不无神。


将相名千古,儿孙近百人。

昔仆叨名第,繄谁极作成。


首捐登仕诰,误掇别闱□。


□□人皆喜,权臣独不平。

□公三十岁,死守汉阳城。


焉得江陵阃,能支鄂渚兵。


椿庭才不起,槐府已无情。

乃翁同此老,两柱共擎天。


初作二千石,才生十九年。


汉阳□最大,岭外帅何缘。

一门真将相,天地间生之。


表海太公望,封王郭子仪。


□□堪袭阃,跨灶早持麾。

五季乾坤混为一,艰难得之容易失。


一拳槌碎四百州,新法宰相王安石。


二苏中尤恶大苏,周二程张俱不识。

河南迁汉歙东乡,迁歙西乡自有唐。


溪老堂堂首科级,茅田亹亹冠文场。


考亭郢鄂桑梓友,孝庙乾淳鸳鹭行。

眉山万古老苏仙,坡颍儿孙世世贤。


尚想九关排虎豹,□须七叶珥貂蝉。


何人不作无穷地,今日才知已定□。

住灵台清净观。
公四假须温暖。
日便教携□观。

陕高名身姓杜。
金间隔从来作。
寿年方七十五。

识攒上身憔悴。
难解怎生远体。
元固壮还养气。

猎猎霜风木叶乾,月明曾过越王山。


青龙久待蟠仙鼎,赤豹相呼守帝关。


终岁采芝茅阜曲,丰年收谷杏林间。

不识南塘第几桥,翠楼华屋上岧峣。


古文独许扬雄识,幽兴谁为杜甫邀。


伐木春声生涧谷,涉江秋影荡兰苕。

蓬阁桃源两处分,人间海上不相闻。


一朝琴里悲黄鹤,何日山头望白云。

先生长鳌峰,陶淑学者众。


奉命训吾曹,风吟而月弄。


虽未预懋勤,八载寒暑共。

皇考选朝臣,授业我兄弟。


四人胥宿儒,徐朱及张嵇。


设席懋勤殿,命行拜师礼。

今古既殊宜,其教亦异施。
古方教数年,今为出阁时。


忆半舞勺岁,皇考抡贤师。

乱峰四百三十二,欲问徵君何处寻。


红翠数声瑶室响,真檀一炷石楼深。


山都遣负沽来酒,樵客容看化后金。

能谙肉芝样,解讲隐书文。


终古神仙窟,穷年麋鹿群。


行厨煮白石,卧具拂青云。

我见先生道,休思郑广文。


鹤翻希作伴,鸥却觅为群。


逸好冠清月,高宜著白云。

故人赏我趣,遗我凫氏钟。


制与周礼合,试叩声舂容。


是日新秋节,夷则还为宫。

金牛洞口春色,观生居畔秋声。


彻底与君拈出,前山雨过云生。

白沙飞舞茅龙,一瓠埋头蝇迹。


莫道我狷彼狂,共弄暮天空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