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学道无成亦可怜,纷纷膏火自熬煎。


似闻沽酒邀元亮,故敢移书问大颠。


州县徒劳输此日,云山高卧或他年。

杖策徐行山水间,天然新句得非难。


鸣鸠报雨天欲晓,紫燕哺雏春尚寒。


物外胜游方自适,枕边幽梦忽惊残。

山中多有好生涯,涧户云关不苦赊。


试觅前朝避兵处,至今犹住几人家。

水穷山路转,雨断塞云回。


冉冉行人至,荒荒落日催。


百年消着屐,万事付衔杯。

相逢何必曾相亲,尔我之间即古人。
健翮摩天横大海,孤尊泛月映千春。
放形稍喜呼牛马,遣志惟当混耒纶。
入却山来事事宜,眼边何处不关诗。
风飘花片上书册,水浸山峰入砚池。
酒欲饮时斟易尽,棋当胜处著嫌迟。
范君仙骨何珊珊,一日飞遁红螺山。
千金敝屣脱故宅,塔景虚闭清溪弯。
红螺山深隈隩窅,有田三顷茅三闲。
避兵我向毗陵来,奉母尔向丁山去。
伯劳燕燕无成心,但安亲意姑且住。
丁山近与蜀山邻,东坡买田曾此处。
软舆扶渡蛟鼍窟,落日行穿虎豹群。
林外鸟惊松堕雪,涧边人过水翻云。
簿书远急荆州饷,宿卫新班殿下军。
登岭望重关,腰佩且鸣环。
天河临易饮,月桂近将攀。
王母西山至,夫人南岳还。
庐山秀在外,华山秀在里。
要识真面目,即彼铁锁是。
铁锁悬当云上头,纵横曲直是谁谋。
只道余成解析薪,岂知清思也能分。
子渊虽是吾宗族,断不依它制约文。
丛桂秋山晚,思归忆鹿麋。
来携方上友,去割世间悲。
丈室孤峰远,弥天一苇移。
子竟归山山亦知,临歧犹索我题诗。
可怜一路王孙草,不似春风梦裹时。
傍山结茅屋,翛然无四邻。
岩壑互回薄,烟霞相鲜新。
田父喜我来,款接良殷勤。
几年尘土混衣冠,火宅栖迟梦已阑。
破釜昔曾闻项籍,携铛今窃效陈抟。
孤踪冷比飞鸿爪,去志迅如落涧湍。
好处留题遍,篇章满画图。
高深今始尽,俊逸向来无。
顽石开生面,春花发朽株。
岭表无山水,丹峰尚可游。
百重环锦嶂,千仞起蜃楼。
话月松苔古,披云鸟道幽。
两寺钟声咽,山桥夕路幽。
未几新落叶,已满旧溪头。
西去时将晚,东游事亦休。
扬舲展佳兴,回望石首城。
路回状频变,意惬迹反轻。
入峡若无地,过壁湍渐平。
车行五日不见山,壮思酷欲登孱颜。
耳闻车子坐愁叹,明朝腰脚疲扪攀。
我闻此语哑然笑,丈夫胡为畏山峤。
武夷之山周百里,三十六峰云外起。
九曲洄潆水浸山,洞天虽众应难比。
汉祀秦坛共杳冥,升真历历有仙灵。
积雨喜微霁,箯舆便出城。
绿深山径合,白涨野桥平。
近竹烟初上,穿林犬故迎。
竹舆随径转,萝薜挂烟霄。
石险偏横树,溪回屡渡桥。
雾收方见日,云聚即成潮。
溪行有深湍,山行无寸土。
当暑践炎石,似鱼游热釜。
对岭见深林,林深防猛虎。
汗漫陟秋山,凉风动巾帻。
辞柯霜叶乱,溪涧丹黄积。
呼儿拾堕薪,少小各勤力。
插天群木无片叶,冬雪未消春又雪。
农夫望岁喜可知,独客坐舱愁欲绝。
野梅着花凌清寒,涧水出山多曲折。
紧著芒鞋高系裙,野猿相狎许同群。
绿萝林里采茶去,踏碎青山一片云。
摆落世尘缚,愿结岩栖缘。
一层复一层,古道多回旋。
白云随我后,幽鸟鸣我前。
蒙蒙穿石罅,片片宿檐端。
如示变灭相,时出复时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