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胜地惜轻别,短筇成后游。


门呀一境异,木落四山秋。


野鸽翔深窦,蟠蛟擅古湫。

汉中开汉业,问此地、是耶非?


想剑指三秦,君王得意,一战东归。


追亡事、今不见,但山川满目泪沾衣。


落日胡尘未断,西风塞马空肥。

楼上春云水底天,五云章色破巴笺。


诸生个个王恭柳,从事人人庾杲莲。


六曲屏风江雨急,九枝灯檠夜珠圆。

梦里何曾有去来,高城无奈角声哀。


连林秋叶吹初尽,满路寒泥蹋欲开。


笠泽决归犹小憩,锦城未到莫轻回。

平生无远谋,一饱百念已。


造物戏饥之,聊遣行万里。


梁州在何处,飞蓬起孤垒。

清梦初回秋夜阑,床前耿耿一灯残。


忽闻雨掠蓬窗过,犹作当时铁马看。

十年前在古梁州,痛饮无时不惯愁。


最忆夜分歌舞歇,卧听秦女擘箜篌。

八月山中夜渐长,雨声灯影共凄凉。


遥知南郑风霜早,已有寒熊犯猎场。

生年六十九重阳,辙遍秦吴岁月长。


南郑从戎嗟尚壮,中梁纵猎最难忘。


离披雉拂雕鞍堕,独㑛狐穿古冢藏。

长记残春入蜀时,嘉陵江上雨霏微。


垂头驴瘦悲铃驮,截道狐奔脱猎围。


晓度市桥花欲语,晚投山驿石能飞。

相门才子高阳族,学省清资五品官。


谏院过时荣棣萼,谢庭归去踏芝兰。


山中花带烟岚晚,栈底江涵雪水寒。

旌旗入境犬无声,戮尽鲸鲵汉水清。


从此世人开耳目,始知名将出书生。

朱屋雕屏展,红筵绣箔遮。


傍云灯作斗,近树彩成花。


风月胜千夜,笙歌如一家。

素衣京洛怅成缁,青鬓江吴喜未丝。


烛暗不眠谈旧事,酒阑作恶问行期。


琴书情话须亲戚,风雨残春更别离。

酾水投过日,佳思生襟裳。


缅怀江上笛,相游共胡床。


星月弄疏明,草木来远香。

逢君惠连第,初命便光辉。


已得群公祖,终妨太傅讥。


路长人反顾,草断燕回飞。

边塞连关陇,貔貅罢战征。


幕中须预计,堂上乃奇兵。


汉水追前策,秦原忆旧耕。

出手宁嫌晚,论心本不欺。


五年江左客,万里故园思。


肯枉洞庭棹,来寻棠棣诗。

秋风吹我入兴元,下马荒邮倚竹门。


诗句未成云渡水,酒杯方举月临轩。


山川寂寞非常态,市井萧条似破村。

知动以为幻,既知即非静。


名庵以静者,无乃自起争。


为语庵中人,勿以静为病。

何以山名堂,层石作崖巘。


余本岩穴士,每往不欲返。


公吏呈俗书,还来愧冠冕。

北城云最高,上复有乔木。


垂萝密如帐,中乃营小屋。


时引方外人,百忧销一局。

天上之贵神,所居皆在北。


有轩正相望,慢恐取阴劾。


余常过则趋,不敢兹少息。

几曲上层城,盘盘次文石。


爱之有佳趣,不倦纡晚策。


禽虫应见疑,日遇此狂客。

长萝托高株,晻暧蔽烟雾。


垂蔓已百尺,更引欲何处。


愿少放馀条,恐伤君所附。

峦岭附梁山,汀洲随汉水。


秋容上屏障,左右二百里。


此景谁能论,残霞独凭几。

尝闻阳朔山,万尺从地起。


孤峰立庭下,此石无乃似。


爱尔常独来,一日须三四。

积土削为坛,险然在深竹。


中惟一诗石,独坐拥寒玉。


勿谓人少知,此境不容俗。

朝云南山吐,暮云北山翕。


来往高榭中,留者颇堆积。


坐客如久之,去须襟袖湿。

高轮转深渊,下泻石蟾口。


临之设轩槛,清绝更无有。


爱此山中来,应须坐良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