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花岛茅亭带寂寥,松门石径转岧峣。


何年流水出山口,长日白云横树腰。


杨子池前曾洗墨,左师楼上忆吹箫。

灶下釜声成菜糁,阶前日影上蒲萄。


顽童不用催人饭,每食焉知愧尔曹。

一亭端合搆烟箩,剪棘诛茅费几何。


山到富春终自别,地分僧寺可须多。


回流几叶浮烟艇,返照千峰浸碧波。

池边何处着吟窝,春意催青已满莎。


接木栽花成活汁,五风十雨自中和。


子由刚被东轩笑,欧九其如画舫何。

云锦溪头小有天,崇文宫畔地行仙。


故家乔木三千里,流水桃花五百年。


云液养龄春潋滟,霞衣上寿晚翩跹。

总是三生梦幻身,又何分别假和真?


总饶送到龙门寺,也是丹青画里人。

去岁仲冬齐泛艇,戏将联句效城南。


眼前风景犹如昨,又过春光二月三。

一雨朝来暑顿收,菰蒲瑟瑟未胜愁。


兀从画里添霜意,正忆天涯向晚流。


穷海生桑曾再见,故乡为国似先秋。

苍茫一片莓苔地,随意触来还有声。


定是战坑馀箭戟,不然琴屋贮瓶罂。


名真过客多能记,迹古居人不敢耕。

山空木落白云寒,咫尺溪山万里宽。


为忆云林清閟阁,烟霞满纸正堪餐。

老碧疏松共岁寒,幽怀惟向此君宽。


萧萧数笔倪元镇,幻出林峦秀可餐。

秀塘东分一支曲,溪上幽人数间屋。


夜深星斗转遥空,绕屋明珠湛寒渌。


幽人说天三十年,三光磊落胸中悬。

人生天地间,海中一浮沤。


欲求无厌心,无乃不胜求。


知足有真乐,不然多悔尤。

青山似幽人,那肯入城府。


远碧横春空,秾绿浮天宇。


常苦俗物遮,不得快观睹。

西来一水护山城,突兀横江占小亭。


春尽浪花浮竹屋,夜深渔火乱沙汀。


支颐尘榻清无梦,隐几明窗醉有经。

终日尘劳困簿书,无因归泛小西湖。


且来池上看堆翠,更向峰前认撒珠。


触石有云时点缀,随风无雨自沾濡。

堆案盈庭势未休,灰心聊此作天游。


剪除榛莽成幽径,支架茅篁接古丘。


叶密风多能庇暑,云开山出更宜秋。

炎曦昔颓照,太白西垂芒。
尺木祚云季,截险非巨防。


安东节初指,士马何飞扬。

日暮画船微雨,图取春阴缕缕。
烟气散江湄,柳痕垂。
一笔远村如抹,望去胭脂欲泼。
蕙兰同气犹争长,姚魏齐名各一家。
不似优昙照寒水,一茎能现四边花。
倾国从来少并芳,人间那得两巫阳。
丹青不解传真态,恐是菱花对晚妆。
剪剪高荷舞翠阴,并游湘女驻波心。
谁知罗袜无虚步,来听薰风百里琴。
占断江西景,临川拟岘台。
今犹千里隔,我更几时回。
幸此亭相似,非公坐莫陪。
湘水欠湘竹,岘亭非岘山。
休论真胜假,且幸冗偷闲。
眼底方尘外,栏干更树间。
长白遥迷鸭绿烟,使臣回首别朝鲜。
陟釐空在舆图去,为补林峦共怆然。
诗画精神二美全,满堂风雨起云烟。
更怜仿佛五湖口,欲学鸱夷放钓船。
清暇临池结草庐,鳄鱼已去育嘉鱼。
分来丙穴真相似,投向濠梁乐自如。
南浦云山增胜概,杜陵水竹称幽居。
随州句法自无敌,写作无声绝妙词。
谁料长城千载下,秦郎复出用偏师。
平吴利在获二陆,我得斯人一夔足。
明光射策卷波澜,灞桥新诗挟冰玉。
只因心赏鲍参军,种花欲招千载魂。
扶疏桂树月中生,谁遣人间伴大椿。
桂欲芳时椿正老,等闲相伴八千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