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竹如翡翠侵帘影,苔学琉璃布地纹。


高卧更无如此乐,远游何必爱他云。


闲听谢朓吟为政,静看萧何坐致君。

昼日凄凄风色严,晚登云阁漫开帘。


山河不逐年华改,天地空悲老鬓添。


随俗香灯消独夜,近人星斗下虚檐。

赤骥奋途路,神龙厌池沼。


不登泰山顶,岂见众山小。


明公昔际遇,志与青云杳。

腊日明朝是,浮生此岁过。


黄云薄暮积,白发向来多。


壮士看雄剑,幽人恋薜萝。

生平谬拟作真儒,消得闲官只著书。


微火厝薪犹自若,一绳维木欲何如。


秋来忽动莼鲈兴,夜梦时寻水竹居。

悠悠行路客,折尽岭头梅。


怜尔得真性,何天可借培。


隔墙人踯躅,薄暮鹤徘徊。

散木已如此,交衢顾亦稀。


谁能别薰莸,徒自惜芳菲。


九里远复远,一香微更微。

丰乐有真诀,善生良不殊。


护根如韫玉,惜叶似藏珠。


形影不相假,斧斤何处无。

所居城里寺,如在雨花中。


密荫迎斜日,馀香散远风。


上膏窍混沌,天籁契参同。

东园老词客,一见一摩挲。


密约迟云水,新诗留薜萝。


故山成久别,此地偶同过。

爱此秋窗静,窗前花发时。


偶来快幽赏,别去有遐思。


城市迹如寄,烟霞性不移。

阳气回管律,百虫已惊蛰。


彼虫尚有情,草木皆萌蘖。


君心亮匪石,坠井不复发。

黄鹂出幽谷,款款闻新音。


感我伐木篇,长言被弦琴。


小弦意迫切,大弦纡思深。

促促笼中鸟,脉脉念远林。


远林在何许,乃在增城阴。


增城云九重,结巢最高岑。

初定江门舸,中宵梦倚樯。


精魂不可致,大道有遗光。


雨过白龙出,云消紫水长。

呻吟不尽痛,夕枕傍慈帏。


安得身长健,朝朝见彩衣。


无肤臀奄赤,乍肿臂疑肥。

一觞复一曲,不觉夕阳残。


好景我只醉,春风人未闲。


青红今满路,风日未登山。

缺月生残夜,微风引洞箫。


心闲发少白,人老病难消。


出户行看月,移舟钓落潮。

黄鹂啼破海山春,万里沧溟一片云。


童子烧香宾客坐,老妻谋酒隔墙分。


闲花坞里藏春色,麋鹿山中失旧群。

总为功名欺白发,不将富贵薄秋云。


虽然久病无官况,每拜名香祝圣君。


九十萱亲谁待老,几茎竹主话空闻。

世间贤智皆青琐,海上田家只白云。


多病一生长傍母,孤臣万死敢忘君。


诸公莫要连章说,先帝曾将短疏闻。

草阁春风忽两人,坐临江水看江云。


寻常肝肺诗中写,六十头颅镜里分。


落絮风惊还著树,行人日出便离群。

名教可尊谁敢后,少年空有气凌云。


得终残喘留将母,直拟孤诚死报君。


俗变唐虞今日计,德高尧禹万方闻。

恰恰啼莺初变树,翩翩官骑忽穿云。


杯觞花底香迎客,鼓笛楼前闹送君。


老态一时都共见,公歌三叠敢相闻。

水际寻芳去,花枝隔水新。


可怜今日望,不是向来人。


紫袖垂垂下,黄鹂树树春。

孤形将影住,一臂与谁交。


矫矫志欲竞,栖栖习恐浇。


江山一得手,风月尽归瓢。

病枕愁更永,笼灯对夜长。


千年无鲍叔,一懒有柴桑。


儿请栽瓜地,妻评作曲方。

痒极肌难忍,爬深血有棱。


老亲令就枕,小婢问留灯。


屋漏频推瓦,床摇屡束藤。

江程也似容园景,远树如洲。
小屋如舟。
不到天涯不信愁。

上苑苔侵临砌花。
杏梁新燕子、属谁家。
晓风吹破碧窗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