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可怜今夕月,向何处,去悠悠?


是别有人间,那边才见,光影东头?


是天外。


空汗漫,但长风浩浩送中秋?


飞镜无根谁系?


姮娥不嫁谁留?



谓经海底问无由,恍惚使人愁。


怕万里长鲸,纵横触破,玉殿琼楼。

扫残竹径随人坐,凿破苔矶到处棋。


一水楼台开晓镜,万山花木放春闱。


雪中便有回舟兴,林下岂无烧笋时。

欲觅龙眠旧时事,相传此本世间无。


黄金不买昭君本,只买严陵归钓图。

蔡邕去后右军死,谁是风流入品题。


只少蛟龙大师字,至今风骨在浯溪。

我爱商山茹紫芝,逍遥胜似橘中时。


纷纷玄白方龙战,世事从他一局棋。

不知甲子定何年,题满柴桑日醉眠。


意不在言君解否,壁间琴本是无弦。

当年童子见,今见二毛翁。


海月三秋别,江云一日同。


鸥心驰舍北,龙尾曳天东。

翠松三万顷,松雪著神仙。


柳院催金钥,江花送玉鞭。


晓岩云壁立,晚棹浪规圆。

兹游良邂逅,吾道未逶迟。


斗野横双剑,牛津直两旗。


此风应小住,明日便相思。

何处难忘酒,隆冬客异乡。


门前风凛凛,天外雪茫茫。


候馆人烟少,前途道路长。

蜀道天馀煦,珍葩地所宜。


浓芳不隐叶,并艳欲然枝。


襞彩分群萼,均霞点万蕤。

山人坐。
把酒歌呼相和。
起舞尽教乌帽堕。

风雨今如此。
问行人、如何有得,许多儿泪。
为探木犀开也未,只有芙蓉而已。

调理三关,安和四体,静无忧扰相煎。
太微冥契,元始语诸仙。
玉宇重修妙典,西台□、南岳题篇。

庞老何曾入州郭,布袜青鞋衣袖薄。


聘呼不起奈尔何,心似无风井水波。


竹帛虚名奚足论,草庐清梦毋劳问。

身似江湖不系槎,青山是处尽堪家。


手挥云翰千番纸,鬓里霜髦一幅纱。


时事固然轻土苴,吾年哀矣叹匏瓜。

匕尺长躯卧老槎,白云飞处是吾家。


虚窗竹影侵琴榻,石鼎茶香袭帽纱。


北阙无书难献策,东门有地易栽瓜。

老免舂香细捣霜,更添蓝淀越风光。


唤回庾岭春风梦,染出罗浮月夜芳。


日暮冰魂啼翠袖,雪残玄鬓舞霓裳。

下马门前人似玉。
一听班骓,便倚栏干曲。
乍见回身蛾黛蹙。

万宇腥埃风满山,只饶二十里云闲。


要知人好境不好,最怕身闲心未闲。

公事无多白日闲,笑谈风月傲方干。


马鞍虽少难供赋,突兀南山翠扑鞍。

雪溪公子清于冰,与人心事秋月明。


黄尘满目分不入,却向嵩曲寻幽盟。


山之趾,水之裔,花柳之时风月夜。

泥香风软燕忙时,宿雨微中起较迟。


试卷珠帘问花事,画秋千外袅晴丝。

云旆吹晴踏翠巅,写成诗卷思翻然。


谁知同赋有齐己,人指醉吟为乐天。


意自源头水中涌,语如山色雨馀鲜。

初心高处欲穷游,兀坐书窗七月秋。


风雨已成贫甫叹,山云却为老韩收。


从来人事有圆缺,可是天公分去留。

结约登临百里深,流连风雨一窗阴。


新寒镫火照清梦,绝静山林生古音。


此日与君相别处,有天知我不言心。

庖手馄饨匪一朝,馔素多品此为高。


薄施豆腻佐皮软,省著椒香防乳消。


汤饼粗堪相伯仲,肉包那敢奏功劳。

谁能禅寂效裴休,自爱清名慕李舟。


云路中年开辙迹,风波晚岁转船头。


见花如刺时难痛,遇事生根老滞忧。

当年天与裤中儿,天到如今不与时。


事变风涛掀地轴,军声电雹散雷槌。


鬼蓝柄国苦相误,佛会守城甘自痴。

铁石心肠本自顽,著身无所奈时艰。


仙丹难问桃花洞,诗笠聊寻饭颗山。


道义岂随天地闭,风埃不放水云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