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琉璃厂东大宅有朱藤,新城诗老渔洋居。
献纪文达直西苑,乃以槐西名其所著书。


嘉道儒宗阮太傅,生晚未见见此宣南庐。

天际山重叠。
黯销魂、霜高木落,飙轮催发。
闻道百官翻旧谱,知否官箴王阙。
北望浮云叠。
记楼阴、斜阳欲暝,脂车将发。
衿上酒痕犹未浣,已远汉家宫阙。
老树当窗记两株,燕公池馆未全芜。
高名已入先贤传,雅集重来旧酒徒。
漫说处堂同燕雀,可能归棹问莼菰。
惊飙襜襜透纤绤,藤阴张帷坐深碧,行觞话雨呼促席。
胜事能兼况佳客,赫曦潜消九衢涤。
急点排窗箭鸣镝,震霆一声住檐滴。

桂含爽气三秋首,蓂吐中旬二叶新。


正是澄江如练处,玄晖应喜见诗人。

老人阅世真悠哉,八十已过九十来。


茆檐参差映烟树,萧条鸡犬三家聚。


一樽邻翁迭宾主,醉语岂忧多谬误。

一日千回上庭树,城南尚记嬉游处。


俯仰人间八十年,镜中未许朱颜去。


甲第侵云多贵人,朝回扑帽软红尘。

风吹短衣双鬓白,老人徒步归乡国。


数树丹枫野店西,一川红蓼溪桥北。


芒鞋有卖百无忧,过尽青山到渡头。

我无前辈千钧笔,造物争功谢不能。


已分文章归委靡,可怜意气尚凭陵。


鸾旗广殿晨排仗,铁马黄河夜踏冰。

扫洒一庵躬琐细,蓬户朝昏手开闭。


荒山斸药须长镵,小灶煎茶便短袂。


空中咄咄安用书,身外悠悠固难计。

出会稽南门,九里有聚落。


虽非衣冠区,农圃可共酌。


野实杂甘酸,草具无厚薄。

语讹觉齿疏,冠倒感发稀。


屡为曼容免,遂赋渊明归。


今日天气佳,雨丝弄斜晖。

中原昔丧乱,豺虎厌人肉。


辇金输虏庭,耳目久习熟。


不知贪残性,搏噬何日足。

残年垂九十,雪鬓不胜繁。


卖屦籴炊米,典衣租废园。


山深云满屋,夜静月当门。

浮家久居蜀,下峡晚还东。


天际孤帆远,花前百榼空。


旅游浑似梦,年运遂成翁。

老人常独处,一笑比河清。


终日无来客,三年不入城。


高眠听酒滴,危坐对云生。

旧交多隽杰,离散各何之。


骐骥志千里,鹪鹩巢一枝。


青云迷故步,白首负明时。

孤生虽永弃,要亦是黎元。


渺渺烟中路,冥冥海上村。


小滩看鹭立,平野送鸦翻。

畴昔见诸老,从容闻至言。


马非求路寝,木岂愿牺尊。


卧起数椽屋,啸歌三亩园。

畿辅千山互长雄,太行一臂怒趋东。


祝君腰脚长如意,吟遍蜿蜒北干龙。

去年扈从东巡守,玉佩琼琚大放辞。


等是才华不巉削,愿携康乐诵君诗。

鸾吟凤叫下人寰,绝顶题名振笔还。


樵客忽传仙墨满,禁中才子昨游山。

院静风帘卷,篁疏月影捎。
闲拈新拍按琼萧。
惹得隔墙眠柳,齐袅小蛮腰。

玉粟收馀,金丝种后,蕃行别有蛮烟。
双管横陈,何人对拥无眠?不知呼吸成滋味,爱挑灯,夜永如年。
最堪怜,是一丸泥,捐万缗钱。

中原俎豆不足奇,请公乘云游四夷。
天西绝塞招灵旗,下有荷戈之人顶礼之。


公生距今八百有七载,元精在天仍为牛斗箕。

昨枉双鲤鱼,发缄得赠言。


奖借逮末学,誉扬及家尊。


更慨吏道偷,期以古处敦。

近闻筹海盛封章,突兀班心字有芒。


谁识然犀经慧照,那容李树代桃僵。

蛮烟一扫众魔降,说法凭空树法幢。


域外贪狼犹贴耳,肯教狂噬纵村尨。

拜衮人来斗指东,女牛招共客槎通。


消残海气空尘瘴,听彻潮声自雨风。


下濑楼船迟贯月,中流木秭亘长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