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稚川真长生,少从郑公游。


孝章偶不死,免为文举忧。


馀龄会有适,独往岂相攸。

父母养其子而不教,是不爱其子也。
虽教而不严,是亦不爱其子也。
父母教而不学,是子不爱其身也。

君子曰:学不可以已。

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。
木直中绳,輮以为轮,其曲中规。

击石乃有火,不击元无烟。

人学始知道,不学非自然。

万事须己运,他得非我贤。

初,权谓吕蒙曰:“卿今当涂掌事,不可不学!”蒙辞以军中多务。
权曰:“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?但当涉猎,见往事耳。
卿言多务,孰若孤?孤常读书,自以为大有所益。

三更灯火五更鸡,正是男儿读书时。


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首方悔读书迟。

十年重作广州客,斜日朝台感今昔。


上将高谈横海坛,经师别换名山席。


要令五管盛文治,万派新潮海天碧。

五华闻说讲堂开,不负南行衍教来。


释菜本宜先圣庙,驱车忆上越王台。


山多赤土无林学,溪壅黄沙易水灾。

百川皆望东,三才同面离。


半圭崇幼德,六矢志男儿。


孟子道非高,周公言非欺。

太极肇判两仪生,其中人为万物灵。
人亦天地一物耳,独以道义超众形。


立为三才中宇宙,发挥天地经人伦。

大化不自言,委之在英才。
玄门非有闭,苦学当自开。
世上百代名,莫遣寒如灰。
士惟食志非食力,於陵奚事亲屦织。
静乐一门自师友,篑进不为子贡息。
元仲季方从太丘,海内人士俱愿识。
仕学优于服田力,公仪之家废葵织。
诗书为府道德林,乐在藏修洎游息。
浓薰班马有馀香,暗摸曹刘岂难识。
斗大黄金印,天高白玉堂。
不因书万卷,那得近君王。
古人名教自诗书,浅俗颓风好力扶。
口诵圣贤皆进士,身为仁义妈真儒。
任从客笑原思病,莫管时讥孟子迂。
学欲精勤志欲专,鲁门高第美渊骞。
文章行业初由己,富贵荣华只自天。
一篑为山先圣戒,寸阴轻璧古人贤。
云安古汤溪,□□□□滨。
无室不盐烟,无民不樵薪。
士子独希少,锥刀事艰辛。
日月有薄蚀,金石有亏缺。
令名德之舆,弈世无歇绝。
高节轶尘伦,圣哲足颃颉。
我宁甘其拙,人自逞其巧。
巧为世所争,拙乃身之宝。
恂恂里巷间,朴讷亦自好。
河东人物气劲豪,泽州学者如牛毛。
大家子弟弄文墨,其次亦复夸弓刀。
去年校射九百人,五十八人同赐袍。
青出于蓝,冰寒于水。
立言劝学,荀卿氏子。
卿不如轲,醇乎醇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