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夜秋光先著柳。
暑力平明羞失守。
西风不放入帘帏,饶永昼。

人物从来少,篱菊为谁黄。
去年今日,倚楼还是听行藏。
未觉霜风无赖,好在月华如水,心事楚天长。

得足下十五日问,为慰。
仆前患差,张旭书。

同住西山下。
是天地中间,爱酒能诗之社。
船向少陵佳处放,尘世必无知者。

鱼鳞金甲屯牙帐,翻身却指潮头上。


秋风吹雪下江门,万里琼花卷层浪。


传道吴王度越时,三千强弩射潮低。

秋意关心切,蟾光见面难。


欲成邀月饮,颇恨与谁看。


天近瞻银阙,云空见玉盘。

月欲离沧海,云犹暗夕楼。


天教双病眼,重看后中秋。


玉色依然在,霜华只自羞。

六花阵合红满川,鼓鼙声喧旌暗天。


锦裘绣帽不动鞭,腰鞬两弓谁更先。


城狐社鼠空百千,一呼辟易投戈鋋。

一别风尘客恨长,凤城灯烛记微茫。


人生相见知何定,夜雨重来此对床。

旧时好客孔文举,无事长随支道林。


灯夜羞归对妻子,传柑知我已无心。

伴师同拄一枝藤,野岸凌兢踏断冰。


老去莫辜元夜眼,试凭江阁看渔灯。

春王正月及佳期,送汝登车甫结缡。


累重忽轻心自喜,爱深将别意还悲。


逞妆莫漫求珠翠,善事须亲到帚箕。

晚郭归舟急若何,市尘犹恐累渔蓑。


到家觉得曾风雨,两树芭蕉破叶多。

乌饭新炊芼臛香,道家斋日以为常。


月苗杯举存三洞,云蕊函开叩九章。


一掬阳泉堪作雨,数铢秋石欲成霜。

大物既归周,裸士来殷商。


夷齐与箕微,均为识三纲。


我所领小垒,可容久徜徉。

休兵三十有馀龄,铁马曾来似不曾。


寒士喜从贤御史,闲人许识老名僧。


画船处处歌春雪,厦屋遥遥贮腊冰。

三月晴过半月春,真成好景与良辰。


簪花骑马多游女,掷果呼猿不畏人。


湖山行乐有心赏,天地太平无战尘。

篱落梅残野菜青,田间闲看鹤梳翎。


主人不到客且去,细雨南山暗画屏。

世间春暖此间寒,万树阴阴万竹攒。


骢马来游人不避,画龙谁写我频看。


馀生久已忘三黜,高会犹容预四难。

生死由来一念间,回头不落鬼门关。


细思上策莫如醉,稍据要津焉得闲。


婢仆冻饥犹恋主,儿童婚嫁合还山。

我年三十四,鄂汉脱战场。


四月扁舟东,生汝于建康。


九载鹤山门,静翁还鹓行。

家贫难办素食,事忙不及草书。


今日果然如此,古人可信非欤。

悠悠桐江水,寓庐十二年。


重来六日内,两日登南山。


南山有何好,高阁西北偏。

渊静涛飞亦壮哉,冷泉亭右闸初开。


一时变作跳空雪,万众惊闻喷壑雷。


老鹤远过彭祖寿,巨杉何啻盛唐栽。

年年时节美春三,谁识湖山绿似蓝。


万户栋梁双语燕,千村桑柘两眠蚕。


鼓钟下竺寺连上,香火北高峰胜南。

日月相望夕,西归昔问途。


焉知穷岁迫,重寓客楼孤。


压雪弥河舫,胶冰噤树乌。

倏忽何庸诘,参差未易齐。


树枯元不死,雪尽竟为泥。


岂谓身才老,从来意欲西。

昨日占天色,心知有异同。


甫能湖水绿,不合晓霞红。


龙挟滂沱过,蝇惊霹雳空。

孰令牵率到钱塘,朝暮随人作酒狂。


蜕壳喜离城市路,发蒙惊见水云乡。


四方上下乾坤阔,万里东西日月望。

松阴鹄立候宫车,风送飞花著白须。


水影渐移帘侧畔,莺声只在殿东隅。


近床儗进名臣操,载笔亲题列女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