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昊穹忽悔祸,淫雨霁今夕。


峰岭舒紫翠,云天丽金碧。


深蛙鸣远汪,凉叶坠馀滴。

忆昨秋风吹马蹄,瓦关分袂涕交挥。


淮阳春物应如锦,犹在柯山送雁归。

山下书生业读书,荻篱葛蔓避人居。


最怜无奈穷耽酒,时遣羸童致一壶。

道旁兰若冷于秋,迎客开门一比丘。


夜久无人风露冷,空廊饥鼠窃膏油。

收灯城市接荒村,翁媪耽眠日已暾。


何事牧童能早起,缓驱白牯出柴门。

幽人睡足闻春鸟,共喜晖晖日满篱。


里巷收灯人寂寞,邻家夫妇赁舂归。

寂寂池亭古,园荒草自春。


东风独游客,迟日未归人。


久雨众山晦,初晴万境新。

柯山通细履,幽步近青红。


送目无穷浪,吹花尽日风。


馀生付沮溺,高论看夔龙。

何日离燕碛,来投江上洲。


高鸣云际夜,冷度雨中秋。


缯缴远须避,稻粱寒未收。

雅俗传祠日,年华重宴辰。


初阳澹江雾,小雨破街尘。


客盖浮轻吹,斋刀俨后陈。

烟压西郊雨压津,满城歌吹为芳辰。


江形左右衣留带,柳色高低曲与尘。


暖逼园花迎望密,晓催林鸟每啼新。

秋物向摇落,客心真悄然。


高风已凉夜,澹月始晴天。


拂幌单綀怯,凝尘故扇捐。

悄静菊花天,洗尽梧桐雨。
倍九周遭烂漫开,祝寿当头取。


顶戴御袍黄,叠秀金棱吐。

一缝纳倾城,江河倒瓶瓮。


人肩承马蹄,百里接飞鞚。


神妆金粉鲜,璜壁嵌飞栋。

乍三清鹤降,万里云收,昊天空翠。
玉磬琅琅,动乾坤声锐。
尽日修斋,虚堂设醮,庆大仙恩惠。

不剪春衫愁意态。
过收灯、有些寒在。
小雨空帘,无人深巷,已早杏花先卖。

东来小港入潮枯,总直潮辰只大都。


父老犹谈钱氏弩,波涛终奉浙江符。


一城菜熟须盐急,百笠芦长缚蟹粗。

秋水自生幻,海若安措手。


惊雷砑雪狮,万首敢先后。


山窥本避濡,俄惊足下吼。

胡马帆樯故不禁,鸣潮故避大江深。


非关冰许滹沱合,信是鳅高海浪沈。


处处新妆邀步袜,年年旧雪涨城阴。

闻道黄熊伯子宫,银山银海走银虹。


千花竞蹙鱼龙后,万里长来日月东。


河伯正骄秋水舌,非神亦弄广陵风。

龌龊几王猛,憨痴更孟嘉。


贺年辞雨雪,向日捉琵琶。


翠羽梅花鸟,红糟藿叶鲨。

花几许,已报八分催。
却问主人何处去,且容老子个中来。
花外主人回。

沉水空蒙睡欲醒,寒窗窈窕日初晴。


谁将昨夜堆檐雪,为作空阶滴雨声。

吴儿轻生命如线,赤脚翻身踏江练。


南人惯看心不惊,北客平生眼希见。


海上潮来雪不如,中郎诗成锦初烂。

看得阶前碧草浓,小桃犹作亚枝红。


五更梦断鸡鸣雨,三月寒生燕子风。


归意拟寻黄篾舫,春愁最恼白头翁。

晴色牵人出,春风恼不归。


鸟争呼永日,花各醉斜晖。


杖策从谁去,持杯与愿违。

山崦犹残雪,人家欲禁烟。


客宁嫌鸟语,晴亦借花妍。


愁色连千里,春风又一年。

苏公论士昔未闻,四客辈出俱同门。


龙媒忽下洗凡马,野鹤一举空鸡群。


虞皇七友廊庙具,元和十子非渠伦。

平生有窟如屋鼠,乱后飘零无定所。


身随海燕作去来,心似宾鸿识寒暑。


异时无地着妻孥,晚得三间蔽风雨。

西园春事阑,歌管罢丝竹。


青钱落高榆,幽鸟啭空谷。


江侯不能闲,折简到吾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