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治行千里日,求士两河时。


日月方交斗,风云未改期。


阶前辞舞羽,马上听谈诗。

莪峰相见服俱青,怀抱经纶是大经。


署事初筵随接篆,论心倾盖已忘形。


历扬勋业弥中外,笑比迂儒愧径庭。

蜗室亦自安,华堂亦自安。


同来寄四大,睡醒在南庵。

我欲效元子,漫浪居退谷。


不效楚大夫,醒清葬鱼腹。


前非恋高牙,今岂嗜湖目。

我欲游兰亭,天气殊不佳。


同行感微恙,杖屦不可偕。


出门兴遽阑,兹游竟未谐。

不将蜗角与人争,走侍双亲蜀道行。


免为家书忧子美,饱闻情话悦渊明。


一名所得知多少,万事真宜审重轻。

梦境非耶是。
是分明、亲承色笑,融融泄泄。
晴日房栊周旋久,左右孺人稚子。

干戈久不息,百苦无一乐。


县官急徵需,贫富悉笼络。


西州正击贼,空拳日相搏。

断肠佳赏固难期,昨夜销魂更不疑。

丹桂影空蟾有露,绿槐阴在鹊无枝。

赖将吟咏聊惆怅,早是疏顽耐别离。

传宣再许内园游,避暑龙池暂放舟。


菡萏花连千屿锦,梧桐叶报六宫秋。


便思解绶亲鱼鸟,却恐浮槎犯斗牛。

禁门深钥寂无哗,浓墨淋漓两相麻。


唱彻五更天未晓,一池月浸紫薇花。

杏林深处长孙枝,春意烘堂看试儿。


脊硬不移匍匐手,语迟厚养粹凝姿。


喜开三世瑶环瑞,满望重闱白发慈。

陇梅示寄江南信,我黍先回燕谷春。


忽忆少陵巫峡句,菜盘思见玉织人。

良宵观月岂无人,未必能看到四更。


山载塔灯金笔立,水摇亭槛玉帘横。


歌从菡萏香中起,酒向玻瓈盏内明。

渺渺东风泛酒船。
月华为地玉为川。
春于红药更留连。

工农康乐新天地,革命功成万众和。


世界光明两灯塔;


延安遥接莫斯科。

淑景因阴苦未韶,峭寒于老不相饶。


窃香风韵归梅萼,刻楮工夫到柳条。


万瓦雪消疑夜雨,一溪波涨误春潮。

残冬寒作阵,半夜远游身。


雪坠花千片,云沉月一轮。


问更呼驿吏,分酒劳舆人。

骋辨群英会上,挥豪大字堆中。
老夫犹有少年风。
不许光阴闲送。

澹暮景,望四野烟收,皓魄初上。
檐瓦参差,楼观万家,并入玉壶冰盎。
素波摇荡。

乘云伤往岁,甲子又今晨。


莫唱贞元曲,谁为宝庆人。


早霜明带月,寒菊艳争春。

此夜月明胜月半,可怜衰病自攲眠。


窗前树子如人影,渺渺羁雌叫渚田。

先帝逍遥游碧落,神孙端拱坐明堂。


九重统握乾坤大,万国恩沾雨露香。


动植飞潜滋德色,都俞吁咈庆明良。

书发南京已岁徂,开缄惊喜忽长吁。


谁知路比燕山近,更说新来一字无。

本从老圃学携锄,幸际明时出曳裾。


滥食只惭公禄厚,按行常恨吏才疏。


天寒羸马嘶长枥,日晏慈乌下广除。

闻道京华使,南从海上来。


丁宁深激义,沈痛欲兴哀。


远道经年达,华筵尽日开。

易水东流朔雁飞,孤城阻绝几斜晖。


共忧铁马书难达,应讶渔阳人未归。


大野暝烟沉汉垒,乱山秋雨滞戎衣。

偶从山寺赏春还,问讯名花已破悭。


清绝比梅加馥郁,丰容似菊更妖娴。


碧云重忆尊前句,红缬遥思醉后颜。

高阁春云护九重。
日华晓色映笼葱。
新年今日见东宫。

迎和门外日初晴。
玉树琼楼照眼明。
胡床隐坐度层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