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系马乔木间,问人野寺门。


柳侯披衣笑,见我颜色温。


并坐石下堂,俯视大江奔。

帝子吹箫逐凤皇,空留仙洞号华阳。


落花何处堪惆怅,头白宫人扫影堂。

忆昔初年三十二,当时秋思已难堪。


若为重入华阳院,病鬓愁心四十三。

人道秋中明月好,欲邀同赏意如何。


华阳洞里秋坛上,今夜清光此处多。

华阳观里仙桃发,把酒看花心自知。


争忍开时不同醉,明朝后日即空枝。

偷桃窃药事难兼,十二城中锁彩蟾。


应共三英同夜赏,玉楼仍是水精帘。

沦谪千年别帝宸,至今犹谢蕊珠人。


但惊茅许同仙籍,不道刘卢是世亲。


玉捡赐书迷凤篆,金华归驾冷龙鳞。

杲杲日初出,浮云已半空。


梳头促鞍马,不觉东方红。


别酒洒行泪,挥戈敢立功。

王姬乘凤去,春色一朝空。


昔怨绮罗月,今无松柏风。


千年见白日,狐穴入幽宫。

篝火宵深兴转浓,可怜潭水断来踪。


只疑终有蛟龙护,玉室金堂未许逢。

洞天名此山,于此实第八。


东将秦岳连,西与岷峨轧。


磴道端可通,足亦若相戛。

栉发凉天曙,含毫故国情。
归心一夜极,病体九秋轻。


忽起襜褕咏,因悲络纬鸣。

何事轻舟近腊回,茅家兄弟欲归来。


封题玉洞虚无奏,点检霜坛沆瀣杯。


云肆先生分气调,山图公子爱词才。

华阳门外五芝生,餐罢愁君入杳冥。


遥夜独栖还有梦,昔年相见便忘形。


为分科斗亲铅椠,与说蜉蝣坐竹棂。

莲花峰下得佳名,云褐相兼上鹤翎。


须是古坛秋霁后,静焚香炷礼寒星。

终日焚香礼洞云,更思琪树转劳神。


曾寻下泊常经月,不到中峰又累春。


仙道最高黄玉箓,暑天偏称白纶巾。

火景应难到洞宫,萧闲堂冷任天风。


谈玄麈尾抛云底,服散龙胎在酒中。


有路还将赤城接,无泉不共紫河通。

几降真官授隐书,洛公曾到梦中无。


眉间入静三辰影,肘后通灵五岳图。


北洞树形如曲盖,东凹山色入薰炉。

云木送秋何草草,风波凝冷太星星。


银鞍公子魂俱断,玉弩将军涕自零。


茅洞白龙和雨看,荆溪黄鹄带霜听。

雪打篷舟离酒旗,华阳居士半酣归。


逍遥只恐逢云将,恬澹真应降月妃。


仙市鹿胎如锦嫩,阴宫燕肉似酥肥。

凤骨轻来称瘦容,华阳馆主未成翁。


数行玉札存心久,一掬云浆漱齿空。


白石煮多熏屋黑,丹砂埋久染泉红。

冥心唯事白英君,不问人间爵与勋。


林下醉眠仙鹿见,洞中闲话隐芝闻。


石床卧苦浑无藓,藤箧开稀恐有云。

先生一向事虚皇,天市坛西与世忘。


环堵养龟看气诀,刀圭饵犬试仙方。


静探石脑衣裾润,闲鍊松脂院落香。

久矣谈天碣石荒,谁堪别馆号华阳。


剑从江右光含斗,书学淮南字有霜。


此去中兴多大雅,向来孤愤半清商。

通明玉京堕来身,秀眉长额飘须鬒。


皎如野鹤翘鸡群,有冠却挂神虎门。


归来自制华阳巾,皂角出没中茅云。

九华九子秀,十年梦寐间。


那知一梦觉,顿失九华山。

调笑辞蛮语,歌呼慕楚狂。


青箱从建业,朱邸有华阳。


醴是贤王宠,兰为大国香。

名邑今重过,终南第一游。


山中白雪倡,天上彩云流。


柳散秦川色,花含杜曲愁。

朝行敷水上,暮出华山东。


高馆宿初静,长亭秋转空。


日余久沦汨,重此闻霜风。

华阳洞口片云飞,细雨蒙蒙欲湿衣。


玉箫遍满仙坛上,应是茅家兄弟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