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南海人从东海归,新诗到日恰梅时。


撚梅细比新诗看,未必梅花瘦似诗。

梦中相见慰相思,玉立长身漆点髭。


不遣紫宸朝补衮,却教雪屋夜哦诗。

生憎雁鹜只盈前,忽览新诗意豁然。


锦字展来看未足,玉虫挑尽不成眠。

震泽分波入,垂虹隔水看。


何须小风起,生怕牡丹寒。


政坐诸峰好,端令落笔难。

孤塔鸥边迥,千岩镜里看。


折花倩人插,摘叶护窗寒。


不是无相识,相从却是难。

后炭前炉便是窑,饶君是铁也教销。


不须泉下火山狱,新制人间法外条。


今日晴明殊可喜,病夫意绪自无聊。

一生狂杀老犹狂,只炷先生一瓣香。

不为渠侬在廊庙,无端将相更文章。

江南海北三千里,玉唾银钩十万行。

寄衣不是未教归,不合威名满四夷。


天与中兴开日月,帝分万乘半旌旗。


春生锦绣山河早,秋到江淮草木迟。

不关白眼视青云,四海如今几若人。


渭水傅岩看后代,东坡太白即前身。


整齐宇宙徐挥手,点缀湖山别是春。

万顷平湖石琢成,尚存越垒对吴城。


如何豪杰干戈地,却入先生杖屦声。


古往今来真一梦,湖光月色自双清。

东府辞金印,南园伴赤松。


门阑无薏苡,泉石自从容。


忽作丁威鹤,云亡老子龙。

父子双晁董,中兴只一家。


里刚金百鍊,表粹玉无瑕。


死力扶忠善,生平嫉佞邪。

香风万家晓,和气九江春。
朝回冠盖得意,玉季和金昆。
屈指登高旧节,侧耳称觞新语,采菊旧芳樽。

仙人无白发,何事早归山。


东海文鳐逝,南云倦鸟还。


竹林同晋逸,芝岭异商颜。

吴越朝天功在民,当年卿相亦仁人。


曾孙终与元丰政,故老犹知异代因。


吏治清明开白日,文词俊发吐青春。

鳌背飞来绀碧浮,人间还有小蓬丘。


不须击水三千里,已压中天十二楼。


羽驾旧曾将梦到,芝田今合为公秋。

仙翁来佩玉符麟,绿发无霜照碧筠。


永夜阑干千嶂月,清风挥麈七州春。


尘埃不隔壶中境,功业犹关物外身。

深林合蒙茏,仰视不见日。


中有白额虎,哮吼恣狂獝。


怒睛谷摇电,掉尾原簸䫻。

晨登晋阳山,西北望云中。


大漠造瀚海,重关阻飞鸿。


昔为征戍场,今见车轨同。

帅阃诸藩上,元戎朔漠间。


天低焉邑塞,河入雁门关。


落日旌麾静,高风堡障闲。

河中形胜地,关塞接一胀。


白草连沙漠,黄河入晋阳。


老臣持黄钺,大阃壮金汤。

曾游凤池上,曾食凤池萍。


乞与江湖去,将期养素翎。


不同王逸少,辛苦写黄庭。

水竹郊园占洛畿,私书素友约忘机。


公今已为苍生出,虽有云山那得归。

名园新景极幽寻,廊庙功名江海心。


广作岩扉容驷马,他年此路待飞金。

重臣分陕去台端,宾从威仪尽汉官。


四塞河山归版籍,百年父老见衣冠。


函关月落听鸡度,华岳云开立马看。

宣政喜边功,隆兑筑州县。


程公自名岩,刻石记所建。


得既不偿费,中兴弃不缮。

角巾私第自逍遥,诸老之中此老高。


无可柰何怀印绶,甚非得已用弓刀。


风生玉帐千兵肃,天落金牌一札褒。

东风入仗庆云翔,百辟朝元奉玉皇。


一代安危寄黄发,群生枯瘁转青阳。


梅花结果调勋鼎,柏叶宜年上寿觞。

骨肉去家远,异乡童仆亲。


老身浑赖汝,久病亦愁人。


无暇游西墅,寻医访北辰。

自崆峒麦熟,耕犊满、桔槔闲。
笑吾党清谈,长衣櫑具,更进贤冠。
仓皇庇公宇下,便秋风、江上不惊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