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江路月斜霜重,野桥风峭波寒。
知负天公何事,十他冷淡相看。
小斋遥夜孤坐,何处香来可人。
起看一窗寒月,更怜瘦影相亲。
西北干戈拨不开,今宵闻笛更清哀。
高堂亲老发垂白,与子买舟归去来。
都护三秋搆,岑楼百尺楣。
芙蓉悬绣栱,翡翠俨成帷。
木末排精舍,霞间寄远思。
陋巷朱轩拥,衡门缇骑来。
俱裁七步咏,同倾三雅杯。
色动迎春柳,花发犯寒梅。
李门余妄进,徐榻君恒设。
清论畅玄言,雅琴飞白雪。
寒云暧落景,朔风凄暮节。
高门聊命赏,群英于此遇。
放旷山水情,留连文酒趣。
夕烟起林兰,霜枝殒庭树。
月□影散阎浮树,风送将开智慧花。
□约清秋□□□,□□□□列毗阇。
玉笛飞空过洞庭,西山不改旧时青。
短长桥下风雨夜,知是老龙来听经。
去年登堂三月三,主人置酒浇春衫。
今年登堂九月九,堂上主人复多酒。
马生弹琴纪生画,郭子题诗美如炙。
世祖龙飞奠两圻,岁时巡跸重依违。
千官扈从趋黄屋,三子联镳总白衣。
眼底关山生藻思,马头楮颖发光辉。
金工采得首山铜,范合全凭橐籥功。
轮廓回环函太极,圆方相亚启鸿蒙。
五铢榆荚非今制,阴缦阳文在昔同。
唐家宫殿重因循,铭刻坚珉自法真。
一代文章超述作,千年翰墨愈精神。
龙香浸润驼油滑,兔颖分明茧色新。
霜毫拔月出句吴,分赠多应进贡馀。
筵阁校经资检讨,管城锡号自中书。
九重纶綍曾参赞,三辅英雄藉荐除。
日日春宫教谕回,青云翳凤下瑶台。
文章有焰缠东壁,翰墨生辉贯上台。
华表恩光同赫奕,高堂节义共昭回。
古来篆籀数冰斯,千载风流想见之。
当代典刑遗老在,一庭光霁故人知。
屋梁落月疑颜色,翰墨生云揭宇眉。
操守冰霜四十年,岂期恩渥出崇天。
森严史笔千人表,典雅文章众口传。
母子素心今始著,友朋高谊久弥坚。
煌煌灯火万家新,和气薰涵太古春。
有酒不妨连夜饮,金吾同是座中宾。
结搆陵紫烟,玲珑望青巘。
花开一水明,松暝众壑晚。
惊麇隐还见,长萝披复卷。
素志抱冲澹,每怀丘中赏。
兹山实灵异,景物多清旷。
蜿虹蒙垂瀑,芙蓉开叠嶂。
炎运昔中否,仙吏乃遁逃。
朝命三山侣,夕谢九州豪。
碧堰俨遗躅,杉桂若旌旄。
仙山百馀仞,振衣聊共登。
阳林映昭晰,阴壑泻璁琤。
灵泓蟠玉虬,丹荑冒翠藤。
片石东溪上,阴崖剩阻修。
雨馀青石霭,岁晚绿苔幽。
从来不可转,今日为人留。
从来养毛羽,昔日曾飞迁。
变转对朝阳,差池栖夕烟。
遇此枝叶覆,夙举冀冲天。
终岁寒苔色,寂寥幽思深。
朝歌犹夕岚,日永流清阴。
龙钟负烟雪,自有凌云心。
寒涧留不息,古藤终日垂。
迎风仍未定,拂水更相宜。
新花与旧叶,惟有幽人知。
青青芳桂树,幽阴在庭轩。
向日阴还合,从风叶乍翻。
共看霜雪后,终不变凉暄。
杳霭无定状,霏微常满林。
清风光不散,过雨色偏深。
幽意赏难尽,终朝再招寻。
伫立增远意,中峰见孤云。
溶溶傍危石,片片宜夕曛。
渐向群木尽,残飞更氤氲。
江头朱绂间青衿,岂是仙舟不可寻。
谁敢强登徐稚榻,自怜还学谢安吟。
月凝兰棹轻风起,妓劝金罍尽醉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