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凿堤要水近,依竹任径斜。


残叶时委地,晚笋犹穿沙。


不知人间世,况论空中花。

阴阴乔木交,竦竦修竹翠。


黄花与丹实,夹路何琐细。


是辰雨新足,支策问田事。

我本岩壑人,何意裨衮阙。


一从谴逐归,林下聊散发。


步堤得幽花,照水见新月。

群峰罗立青巉巉,中有佛庙名香严。


飞泉汹涌出峰后,四时激射喧苍岩。


跳珠喷雪几百丈,下注坎险钟为三。

宿醉厌厌晓尚曛,卷帘清思满风云。


久嫌日暖撩人困,却喜花香带雨闻。

暖日催花落夕曛,轻雷一夜变重云。


安舆少滞无多怪,涩雨悭风自古闻。

柳浦重城忝建旟,旧吴星分斗牛墟。


鹫峰遗迹奇难状,大士灵光应不虚。


游伴偶陪宾结驷,肴蔬深愧食无鱼。

銮禁限沉深,鳌头雄赑屃。


主人出休沐,秋色正明丽。


偶为东园游,便有中林意。

槛前常有施生台,窗隙都无野马埃。


掩室道人偏得意,经年未省入城来。

丛林涧水尽萦回,岩室云房不染埃。


若使此中容小隐,会须卜筑赋归来。

山半僧轩四面开,下看城市一浮埃。


此间真趣谁能辨,飞鸟空中自往来。

鹫峰何代落山隈,每到须清一世埃。


叹息俗缘常窘束,半年才得两回来。

蜡屐终朝践石苔,飞鸢不动绝尘埃。


片云忽作人间雨,尽道灵山应祷来。

湘中三年梦乡井,敬亭重游心目醒。


双流夹镜一溪来,千仞齐云两峰并。


丛祠秋报同奠桂,兰若晚酣催煮茗。

一白不受采,重玄今罢论。


窗前有绿竹,密雪打黄昏。

黑云出山雨交加,太虚倏忽生疵瘕。


琼楼瑶镜不可见,但觉银海浮玄华。


长思昔年玉川子,作歌发愤刳妖蟆。

眼前培塿足萦缠,去去瀛洲大洞天。


一息南溟能几月,再行东海定何年?


江淮巨浪千堆雪,榆柳中原万里烟。


解视归装还不俗,有诗曾酌瘴乡泉。

胜处心知只耳闻,却因君句得奇芬。


海天昏黑龙行雨,楼阁青红蜃吐云。


仙境烟霞从痼疾,诗家风月要平分。

昨日一帆风力轻,一日已过三日程。
今朝一船江月明,万里一色秋空青。


江清月白烱相照,宇宙滉漾无纤尘。

听尽城钟听寺钟,暖风扶醉觉衣重。


粥鱼饷午催僧饭,酒榼行春酹墓松。


羁客得晴辞枥马,归人分路各房蜂。

鸡鸣涉滦水,惨淡望沙漠。


穹庐在中野,草际大星落。


风高班马嘶,露下貂裘薄。

同骑瘦马涉清流,浓光泼绿惊诗眸。


一山却立如寡侔,二山前出成朋俦。


东溟紫云笼蓬丘,南海白日迷罗浮。

暖露滋瑶草,轻飙动碧篁。


龙蟠知岁月,鹤唳识风霜。


凿谷通仙径,穿岩辟洞房。

凤辇游仙岛,春残花尚浓。


龙纹蟠玉砌,莺语度瑶宫。


香雾浮高树,祥云丽碧空。

地拱皇都接太微,寺连冈阜势峨巍。


殿门幡动朝行道,塔院灯明夜启扉。


中使传宣香满袖,胡僧露坐罽为衣。

放舟同过石桥西,郭外幽寻路不迷。


百亩园亭真秀冶,四围花竹匝高低。


直须痛饮归莲社,何必流觞入会稽。

独乐园多不构堂,为谁闲散为谁忙。


李衡橘卖金包贵,陆羽茶熏玉粒香。


节下考遗花木手,滘头却数荔枝乡。

主人结屋帝城边,一径斜通御柳烟。


翠色雨馀山吐月,绿阴风净水衔天。


芳樽对尔沿溪坐,好景凭谁作赋传。

亭子高连睥睨齐,相逢倒屣共君跻。


尊开北海凭溪转,坐对西山返照低。


金阙晓开云外拥,玉楼烟袅雨中迷。

昔同下榻轩中眠,此夕复来惊五年。


世故恍然如梦寐,物华端可喻云烟。


两公何忧发俱白,唯我自笑心无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