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高阁高入云,俯焉视冈阜。


老来更无事,宾至但饮酒。


阴功在其乡,更足燕尔后。

众山走蜿蜒,高阁立崔嵬。


流水横其前,时有薰风来。


聊可解吾愠,敢言阜民财。

岂不有春华,不如秋后香。


红紫不禁风,黄花耐雪霜。


几时登其亭,采采泛彼觞。

众人贪徇财,种利不种德。


谁如之人心,白首能戒得。


以此风里闾,贪竞当自息。

多稼为丰年,观言亦云乐。


秋云满原隰,漫不知厚薄。


帝力彼焉知,陶然饱耕穫。

徙竹种前林,栽松满幽岛。


主人无所忧,不用植萱草。


吐纳奚所事,忘忧自难老。

枝干上参天,长松不枯槁。


朱顶雪衣裳,仙鹤颜色好。


主人一千岁,似此松鹤老。

大池方如矩,小池曲如钩。


方奚避污辱,曲不趋公侯。


时傍白莲叶,独行青翰舟。

时将景共好,物与心相投。


旷览尽万物,分明一浮沤。


此台无不并,乐只台上游。

尘土能污人,譬如衣匪浣。


窥临得清旷,其去已大半。


不必濯沧浪,神明自还观。

大风无邪声,积雪不改色。


根方为龙去,实拟待凤食。


一日有不见,恍如岁三易。

男儿厥生时,弧矢射四方。


兹礼古所重,叹嗟今已亡。


典章可披寻,君试行一乡。

飞檐截山出,碧瓦贴云齐。


水静见鱼乐,竹深闻鸟啼。


春风花落处,误认武陵溪。

本觉不见觉,大梦非是梦。


觉梦梦非觉,其归理则共。


兔鱼亦既得,筌蹄自无用。

室虚即生白,惟道在集虚。


诗书扫尘迹,仁义外蘧庐。


形忘心亦忘,万物同一如。

藐视一籯金,独藏五车书。


高堂见古今,其乐亦只且。


以此燕子孙,吾谁数陶朱。

布夷韩彭诛,国夺名亦陨。


芮王独以正,百世荣如近。


至今园中草,欲践犹不忍。

秋月如秋水,莹澈万里流。


我欲挹其清,登彼百尺楼。


随时有佳趣,不但是中秋。

青竹老出蓝,紫竹嫩施粉。


乐彼奇节并,岁寒不雕陨。


言如拾芥者,设意毋乃近。

炉边促席围银蜡。
兰舟准待明朝发。
坐到五更钟。

铮铮凌廷尉,殉节何其壮。


赤血已化碧,白骨无山葬。


年年樵牧儿,来往敲柩唱。

当时亲迎到吴园,屈指重来十七年。


身世恍然如一梦,从今归去老林泉。

不谓村园见此花,娇红数朵眩晴霞。


可怜国色天香种,竟落田夫野老家。


略具杯盘供笋蕨,已拚杖屦污泥沙。

山水菰城好。
算从来、风流刺史,柳颜双表。
君自玉皇香案吏,谪向方壶员峤。

红豆子,两两似珊瑚。
捣作椒泥栖合德,修成丸药疗相如。


双引凤皇雏。

封姨道,难得两心同。
乞汝坤灵仙扇子,与人方便是东风。


此酒不胜浓。

双红豆,双豆抵双金。
色子玲珑嵌得否,相思入骨两难禁。


情比爱河深。

心上事,把酒祝东风。
妾泪定随春雨霁,君颜长驻晚霞红。


双照镜屏中。

新词歌禁苑,香名廿载,汉宫传早。
出守前溪,白苎春衫萦绕。
记得风流刺史,侧帽影、杯衔清沼。

神仙不羡羡鸳鸯,搁笔低头让老湘。


争似芙蓉夸及第,故应竹叶喜称觞。


美人自古无常态,醇酒今宵有别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