漫披陈蠹学经纶,捧檄生平只为亲。
闻道不先从事早,课功无状取官频。
岂堪置足青冥上,终欲回身寂寞滨。
衣裘南北弊风尘,志趣卑污已累亲。
流俗尚疑身察察,交游方笑党频频。
远同鱼乐思濠上,老使鸥惊耻海滨。
高亭五月尚寒生,回首尘沙自郁蒸。
砌水乱流穿石底,槛云高出蔽山层。
跻攀欲绝人间世,缔构知从物外僧。
兄等平安否。
记离时,都门击筑,汉皋赌酒。
别后光阴驹过隙,又是一年将旧。
楚客好山水,五月上高峰。
峰顶望文脊,草树皆有容。
身既近猿鸟,心欲追乔松。
赠言必有规,无规固无言。
强言苟无补,何异秋虫喧。
君行蜀道难,不厌治轻轩。
阮生存咏怀,美彼曜朱堂。
一荣不复枯,五色异众芳。
众芳发朝露,俄以敛夕阳。
溪头三月草菲菲,城畔春游惜醉稀。
莫信杜鹃花上鸟,人归犹道不如归。
高阁潜心所,图书曝蠹收。
青山随宅转,远水向门流。
迤逦看无厌,潺湲听不休。
苇箔蚕齐老,桑林叶更生。
楚禽多异响,蜀栈未堪行。
客散岸傍席,马还溪上城。
芝朵虽不润,芝色坚且古。
根须络拳石,如筋蚀臂股。
络古不复脱,初芽宁藉土。
葫芦老细腰,乃似细腰女。
即令楚宫来,今亦不堪舞。
我闻方外医,庸以盛药丸。
人生千里与万里,黯然销魂别而已。
君独何为至于此,山非山兮水非水,生非生兮死非死。
十三学经并学史,生在江南长纨绮。
瘦尽徒劳石髓滋,时时看似一峰欹。
女萝乱挂无空处,画出应教山鬼疑。
看君身亦一长松,生长黄山石壁重。
放笔可能为直干,千寻撑起玉芙蓉。
龙颠虎倒在峰峰,尽是将军汉代松。
鳞甲不妨三寸厚,耐他冰雪过玄冬。
松松费尽熊罴力,画取黄山万树来。
双腕可怜如此用,丹青深隐冠军才。
山木阴森古穴边,汝驱虓虎出飞泉。
画来三叠庐山似,更有虬松怒上天。
熊罴多力不如君,曾向沙场作虎贲。
战败不愁无矢刃,奇松拔取扫千军。
撄石孥云尽偃松,一松飞去接前峰。
游人不觉石梁断,扶过溪南惊卧龙。
株株穿石土膏无,瘦尽蛟龙石作肤。
画出已令山鬼泣,不须黄海作全图。
三十六峰松尽眠,一峰峰有一松缠。
松枝不比松身短,十丈横飞渡水烟。
奇绝黄山吴季六,画松不画直松看。
四松最是黄山怪,长使人来毛骨寒。
圣人如日月,下照无党私。
藏珠与韫玉,所得自华滋。
恭惟吴季子,夙禀明睿姿。
酿雪魂蠕动。
到九夏,新苗耸。
孤根太素,一茎生翠,驼背微肿。
江左高人吴季舒,蓬蒿满径闭门居。
十年自著《幽通赋》,四海相传《却聘书》。
淮水观镫名藉甚,隋堤折柳意何如。
两门情义一乡中,祖业还同社稷功。
赁舍偶邻逢事少,访余时幸慰诗穷。
割符忽为荣亲去,横槊多因得地雄。
昔逢欣把袂,三叹说吴钩。
共醉虚堂晚,还兴故国愁。
花黄思靖节,鬓绿傲浮丘。
佳人一往兮不来,国为墟兮莫知。
侬自守兮谁依,俟河清兮几时。
怅姑苏之崔嵬。
卢山白鹤归来双,缟衣素袂玄为裳。
翅如车轮夜横江,风声曾走淮淝羌。
戛然长鸣下柴桑,芝田啄粒遥相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