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我观大瀛海,天水二清廓。
谁麾海若来,乐斗万蛟鳄。
风涛拍屯门,溃作无底壑。
与君三载游燕市,方内共结烟霞侣。
清夜焚香礼法王,临风挥麈谈玄理。
君今拂衣归皖城,伊人遥在江水滨。
东风吹柳拂征车,感激恩生谒告馀。
几日从班虚禁苑,一宵归梦绕丘庐。
碑当有道铭谁撰,诰出颜公手自书。
问路寻君径出城,过桥自得绕溪行。
小翻翠柳东风软,返射青山夕照明。
为就江鱼长供母,暂容沙鸟一寻盟。
陈情表上五云间,阊阖初分曳履班。
未许留侯辞相国,暂容安石请东山。
黄花酿熟舆扶醉,青玉箱擎药驻颜。
千官供帐出都亭,司马名题在御屏。
开府旧持沧海节,行边新扫幕南庭。
剑寒北斗河流白,社僻东林岳色青。
北扉书奏未央前,诏许宁亲下九天。
葭管暖吹江县酒,彩衣归拜玉堂仙。
岁收松实供调膳,春送梅花入舞筵。
十年南北路迢遥,白首重逢荷圣朝。
客食共怀燕市筑,使车曾听广陵箫。
避于金马狂犹在,焚却银鱼去莫招。
金门诏许出关遥,淮水乘龙意气骄。
鳷鹊青云随去骑,凤皇新月在鸣箫。
花摇屏烛春开宴,星引天津夜度桥。
两年游海国,一半在山扉。
政喜沙鸥狎,忽惊辽鹤归。
苦吟黄叶落,凝睇白云飞。
我初从仕来京国,泉翁六旬头尚黑。
明年翁寿八十五,闻道康强只如昔。
蓬瀛严邃璧水清,玉衡金钥重两京。
昨夜西堂春梦好,已向池边觅芳草。
雪花日暮忽满城,无乃天欲留君行。
惊飞乱舞不自制,黄雪冥冥直侵地。
宦途南北事多违,几日相逢又送归。
官好旧坊初视篆,病来新带总添围。
天连茂苑三江近,水绕漳河一雁飞。
两入南宫二十年,惯看鹏鹗上云天。
一经不忝玄成后,片玉还留大宋先。
瀛海木天虚夜直,彩屏红烛待春筵。
拟向清江听棹歌,好官无奈病身何。
思山梦绕沿洄路,拜阙恩承浩荡波。
灵药可寻宁惮远,旧书重读不嫌多。
雪苑才人,相门遗笏,海内大宋争传。
犹忆当年宿卫,衣马翩翩。
壮岁诗书频折节,英游把臂满词坛。
怜我山中卧,半年相伴吟。
道传诸子后,易得数爻深。
爨或经旬绝,书犹尽日寻。
秋来遥说洒烦襟,季虎昆龙伴啸吟。
弓影奋疑临酒释,荆枝欢意恋丛深。
仙山校籍催归传,宿馆销魂警曙砧。
客里相逢天一涯,吾归未得羡君回。
闽山荔子量分去,庾岭梅花剩寄来。
孟阳风月小弥明,犹子于今有典刑。
已得旌阳传道妙,犹从彭泽乞诗灵。
忘家未足更忘形,散客孤云迹不停。
三楚江山心未饱,七闽泉石眼初醒。
足轻横桂易潇湘,背负唐瓢李贺臧。
何者江山非痛快,孰云杖屦是乾忙。
马迁南历靡遗记,陆贾北归元俭装。
经史百家书挂眼,唐虞三代事蟠胸。
不孤父祖馀良贵,犹累妻儿一素封。
贤者大凡先鉏铻,贵人强半晚遭逢。
名似龙肝尔,实如鸡肋然。
言之为下汗,爱者至垂涎。
儿辈喜忘寐,臧徒舞欲颠。
急难每闻人共勉,况君骨肉最情深。
不惟友爱弟兄义,正欲怡愉父母心。
花底醉歌忘旅况,灯前欢叙话乡音。
送君尊酒发都亭,亭下春深柳色青。
别思漫萦风里絮,浮生惯学水中萍。
客程兰棹天边远,旧业柴扉海上扃。
吾子远归省,重闱俱粲然。
难留毛义檄,又送子真仙。
西笑仍千里,东归约二年。
泽国正秋杪,微雨洒江滨。
凭高一望,万里多稼总如云。
芳野壤歌鼎沸,古市欢声辐凑,尽是泰平人。
供奉遥辞玉案头,白云归梦绕沧洲。
暂看北斗朝南极,即拟晨趋换昼游。
宝轴龙衔三世诰,瑛盘鱼荐大官羞。
水镜冰壶照玉堂,清时霖雨正相望。
一封何事陈乌鸟,双佩俄看解凤皇。
寿酒杯添仙掌露,彩衣身染御炉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