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牛渚南来沙岸长,远吟佳句望池阳。


野人未必非毛遂,太守还须是孟尝。

高斋长对酒,下客亦沾鱼。


不为江南去,还来郡北居。

江岭昔飘蓬,人间值俊雄。


关西今孔子,城北旧徐公。


清夜游何处,良辰此不同。

合归兰署已多时,上得金梯亦未迟。


两省郎官开道路,九州山泽属曹司。


诸生拜别收书卷,旧客看来读制词。

病卧不出门,非关避尘土。


深秋影虽清,孤怀共谁语。


辱子问吾庐,辉如就宾庑。

上苑花繁高覆墙,曲堤风暖柳丝长。


炉边应有步兵尉,瓮下难寻吏部郎。

碧柳红桃照眼春,绮肴芳醴集朝绅。


自嫌林野疏顽迹,难预风流席上宾。

绛阙朝归散玉珂,不游不饮奈春何。


皇仁听使欢娱极,白简从君冷峭多。

丝管嘈嘈耳不分,绮罗杂踏自成春。


不唯汉帝昆明小,更觉唐家曲水贫。

无双锦帐郎,绝境有林塘。


鹤静疏群羽,蓬开失众芳。


晴山看不厌,流水趣何长。

缨佩不为美,人群宁免辞。


杳然黄鹄去,未负白云期。


此别清兴尽,高秋临水时。

上林谏猎知才薄,尺组承恩愧命牵。


潢潦难滋沧海润,萤光空尽太阳前。


虚名滥接登龙士,野性宁忘种黍田。

紫微晴雪带恩光,绕仗偏随鸳鹭行。


长信月留宁避晓,宜春花满不飞香。


独看积素凝清禁,已觉轻寒让太阳。

二十为郎事汉文,鸳雏骥子自为群。


笔精已许台中妙,剑术还令世上闻。


归觐屡经槐里月,出师常笑棘门军。

凤凰衔诏与何人,善政多才宠寇恂。


台上鸳鸾争送远,岳阳云树待行春。


自怜黄阁知音在,不厌彤幨出守频。

未央月晓度疏钟,凤辇时巡出九重。


雪霁山门迎瑞日,云开水殿候飞龙。


经寒不入宫中树,佳气常薰仗外峰。

流澌腊月下河阳,草色新年发建章。


秦地立春传太史,汉宫题柱忆仙郎。


归鸿欲度千门雪,侍女新添五夜香。

喜闻三字耗,闲客是陪游。


白鸟闲疏索,青山日滞留。


琴如高韵称,诗愧逸才酬。

危桥转溪路,经雨石丛荒。


幽瀑下仙果,孤巢悬夕阳。


病辞青琐秘,心在紫芝房。

倾座仙风冠颍奇,枳鸾移调位犹卑。


兰薰夕膳三林案,草妒春袍一彩丝。


烟戍星残低序雁,陇天云断送歌骊。

朝弁辞清晓,斋艎泛暮秋。


官华飞雉省,地剧左鱼州。


湓水遥浮郭,天章近占楼。

昔岁裁诗送为郡,今年把袂喜还台。


遒妍赋笔悲秋罢,寂寞衣囊被谤回。


劲节肯凋霜外叶,惊湍须畏岸前堆。

忆共西州把酒卮,酒酣风味未全衰。


人惊李郭同舟日,句索羊何共和时。


省帐飘香君觐早,箧书腾谤我归迟。

淹卧清漳续畔牢,平时赋笔谢登高。


决科漫欲当三道,作颂何曾敌二豪。


久侍经帏惭肉缓,骤歌楼雪觉心劳。

望郎东南秀,奯然悟真理。


身虽宰官身,子即诸佛子。


画诺阁铃下,尘虑未尝滓。

四忝方州换隼旟,九番官树老储胥。


淹留太史编残稿,废忘河东箧里书。


远想渊云才不逮,略通邛僰计仍疏。

冷冽苍黄风似劈,雪骨冰筋满瑶席。


庭松流污相抵吃,霜絮重裘火无力。


孤峰地炉烧白枥,庞眉道者应相忆。

汉文思贾傅,贾傅遂生还。


今日又如此,送君非等闲。


云寒犹惜雪,烧猛似烹山。

苍苍难可问,问答亦难闻。


落叶平津岸,愁人李使君。


文章应力竭,茅土始天分。

未还西掖旧词臣,且向南宫作舍人。


休叹贰车如竹苇,须知百日掌丝纶。


锦窠官重真殊拜,玉笋班清只一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