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第一人簪第一花,风吹花叶雾鬟斜。


看来姿韵超天下,当得临川丽句夸。

玉茗先生迥出尘,语言无处不清新。


琼花风度钗头见,更觉堂名绝可人。

陜郊古云重,雄胜地所该。


群山左右顾,大河西北来。


府署凭中高,一日万景开。

前岁君提岭外兵,国门南路送君行。


由来成事多天幸,直向危时见世情。


勉力朝廷论大计,甘心江海就私荣。

都城人事日烹煎,跳出都门意已仙。


摩诘旧闻空一室,祖生何事忽先鞭。


尘埃马上同看月,絺绤风中共听蝉。

欹帆侧柂岭边归,重过东坡叩竹扉。


床坐凝尘风自扫,江山无主燕空飞。


门前桃李添新径,井畔梧桐长旧围。

归途阻秋潦,溪涨不可涉。


迂从石门渡,未见心已怯。


壮哉龙伯宫,幽据雁山胁。

我昔未作南诸侯,雄文尝阅龙虎欧。


泉山风物得大略,梦寐先已登兹楼。


到官正要访遗迹,忽见破屋城墙陬。

屏迹山林颇自安,里闾率会有馀欢。


但须及早输租税,不用低颜见长官。

资深堂上偶留题,多谢高僧不扫泥。


更与殷勤琢山骨,恶诗传到浙江西。

册府经年已倦游,梦魂随雁到峰头。


山中老宿如相问,为道归期不待秋。

里巷无端戏大儒,恨无司马为行诛。


不知陈蔡当时厄,还似如今嵊县无。

合卺交欢二十年,今朝比翼共朝天。


风传漏刻香车度,日照旌旗彩仗鲜。


顾我华簪鸣玉佩,看君盛服耀金钿。

故人怆久别,兹夕款郊扉。


山僮漉野酝,稚子褰书帷。


清露泫珠莹,金波流玉徽。

大明南至庆天正,朔旦圆丘乐六成。


文轨尽同尧历象,斋祠忝备汉公卿。


星辰列位祥光满,金石交音晓奏清。

晓出文昌宫,憩兹青莲宇。


洁斋奉明祀,凭览伤夐古。


秦为三月火,汉乃一抔土。

弱植素寡偶,趋时非所任。


感恩再登龙,求友皆断金。


彪炳睹奇采,凄锵闻雅音。

忽惊西江侣,共作南宫郎。


宿昔芝兰室,今兹鸳鹭行。


子猷美风味,左户推公器。

养拙方去諠,深居绝人事。


返耕忘帝力,乐道疏代累。


翛然衡茅下,便有江海意。

锡宴朝野洽,追欢尧舜情。


秋堂丝管动,水榭烟霞生。


黄花媚新霁,碧树含馀清。

晴昼永,闲步小园中。
羽帔云轻苍佩响,宝冠星莹绀纱笼。


波秀浅蛾峰。

迂疏那可作治中,闲事归来却不慵。


晓炷佛香聊作观,晚投社饮亦称侬。


荷衣制就身宜著,菰米收成手自舂。

琳洞窈,人静理丝桐。
泛指馀音摇桂影,过墙高韵入松风。


月上翠楼东。

霞袂稳,那顾缕金衣。
自与长生分姓谱,恰逢张老铸丹时。


此意有谁知。

骖鸾侣,娇小怯云期。
柳戏花游能几日,顿抛尘幻学希夷。


清梦到瑶池。

半生繁会想梨园,醒耳秋风凤语弦。


我亦秦关归未暇,故都休说汴河边。

石湖仙伯住吴门,事业文章两足尊。


南北东西曾遍历,焉哉乎也敢轻论。


桂园柳色金丝织,笠泽桃花锦浪翻。

笔端有口古来稀,妙悟奚烦用力追。


南纪山川题欲遍,中朝文物写无遗。


后山格律非穷苦,白傅风流造坦夷。

栖遑偏降志,疵贱倍修身。


近觉多衰鬓,深知独故人。


天垂五夜月,霜覆九衢尘。

春物行将老,怀君意讵堪。


朱颜因酒强,白发对花惭。


日日思琼树,书书话玉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