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居士一丘壑,深衣折角巾。


谁曾令子见,忽漫写吾真。


更不游方外,于何顿若人。

忆昔三月朔,岁在火鼠乡。


朝登迎銮镇,夜宿清边堂。


于时坌飙雾,阳精黯无芒。

洞庭波冷,望冰轮初转,沧海沈沈。
万顷孤光云阵卷,长笛吹破层阴。
汹涌三江,银涛无际,遥带五湖深。

寂寞盆花也自开,移根犹忆手亲栽。


云昏雾湿春仍好,金蹶元兴梦未回。


乞米至今馀断帖,埋名从古是奇才。

江城收灯寒寂历,里巷闭门不复出。


蓬茅数屋逐臣庐,门前樵牛卧斜日。


老人拥褐炉前睡,眼冷不眠思往事。

风折蒹葭水结凘,燕鸿相语定归期。


淮南水阔山长处,小待燕山霰雪晞。

啄块饥禽傍短篱,风鸢一笑起高枝。


君看草树冰霜里,即是东风欲到时。

好音终在耻争先,谷外寒多故后迁。


已过花时亦何恨,不妨夏木绿参天。

青杏登盘樱压枝,园林初夏啭黄鹂。


一声风露高林晓,却觉年华总未衰。

叶叶跳珠雨。
里湖通、十里红香,画桡齐举。
昨梦天风高黄鹄,下俯人间何许。

湿云待向三更吐。
更是沉沉雨。
眼前儿女意堪怜。

雨入轻寒,但新篘未试,荒了东篱。
朝来暗惊翠袖,重倚屏帏。
明窗丽阁,为何人、冷落多时。

天际何分南与北,五更纵又成横。
夜来拾得断河星。
化为一片石,持去问君平。

祠宫昔所筑,古屋栖真灵。


谁知员峤徙,亦叹曲池平。


我即废址北,结茅寄幽情。

人言秋日短,无事日更长。


篱落既补治,稼穑已涤场。


薄暮有微兴,悠然步东冈。

胡马嘶北风,游子思故乡。


富贵人所羡,危机亦难防。


幕上巢岂安,剑头炊易伤。

交亲不相知,笑我营小筑。


人生如风灯,一灭不容续。


胜负棋一枰,信手安用覆。

清晨起盥栉,卷箔坐南轩。


红日忽满树,飞鸟相喧翻。


农夫告铚艾,导我之前村。

矫首南云眼剧穿,银钩乍展独欣然。


人惊罔象珠仍得,我识随侯月故圆。


久自千秋归大雅,何妨七日宴钧天。

参差兰玉映阶新,双引金绯祝紫宸。


少选便寻居士服,尔时聊现宰官身。


三分柏酒夸婪尾,千树梅花斗早春。

四海从来皆弟兄,西行谁复叹行程。


既蒙倾盖心相许,得遇知音眼便明。


金玉满堂违素志,云霞千顷适高情。

幽人呼我出东城,信马寻芳莫问程。


春色未如华藏富,湖光不似道心明。


土床设馔谈玄旨,石鼎烹茶唱道情。

二月河中草木青,芳菲次第有期程。


花藏径畔春泉碧,云散林梢晚照明。


含笑山桃还似识,相亲水鸟自忘情。

河中二月好踏青,且莫临风叹客程。


溪畔数枝红杏浅,墙头半点小桃明。


谁知西域逢佳景,始信东君不世情。

异域春郊草又青,故园东望远千程。


临池嫩柳千丝碧,倚槛妖桃几点明。


丹杏笑风真有意,白云送雨太无情。

春雁楼边三两声,东天回首望归程。


山青水碧伤心切,李白桃红照眼明。


几树绿杨摇客恨,一川芳草惹羁情。

三年春色过边城,萍迹东归未有程。


细细和风红杏落,涓涓流水碧湖明。


花林啜茗添幽兴,绿亩观耕称野情。

万里西征出玉关,诗无佳思酒瓶乾。


萧条异域年初换,坎轲穷途腊已残。


身过碧云游极乐,手遮东日望长安。

衰翁老矣倦功名,繁简行军笑李程。


牛粪火熟石炕暖,蛾连纸破瓦窗明。


水中漉月消三毒,火里生莲屏六情。

不如归去乐馀龄,百岁光阴有几程。


文史三冬输曼倩,田园二顷忆渊明。


宾朋冷落绝交分,亲戚团栾说话情。